第三百五十五章 井研换天(十二)-第2/3页

加入书签
  “没有人有这个胆量,毕竟这个只是举人考试,而不是进士考试,”李文全思考一会儿,摇摇头,说道,“风险太高,不划算。”

  谢勇想了想,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随后叹气。

  查卷子,这些学子举子可以跟着他一起闹事,但是如果说有人泄题,就没有人了,除非他有确凿的证据。

  杨德荣离他们不远,恰好听到三人的说话。

  他听到李文全及谢勇的对话,心里愤怒之极。

  你们怀疑本人文章不行,要求官府公开试卷,现在官府公开试卷。

  官府公开试卷,终于让所有学子看到你们文章的庐山真面目。

  但是看到汝等文章与余差距甚大,又怀疑是考官泄题。

  陈知州颇有清誉,乃是大宋官场之清流尔等污蔑。

  但是,杨德荣除了自己辩解,这些学子没有人相信他是依靠自己努力的结果。

  就是同窗好友杜长江,看了杨德荣的文章,也不禁目瞪口呆,反复打量他,仿佛不认识他似的。

  当然,杜长江是绝对不会说的,只是感觉很奇怪。

  “恭喜子珍,这个杨德荣经义下官看过,确实有进士之才。”站在这些士子不远的地方,刘禹打量申明亭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子一眼,向着陈士奇拱手一礼。

  屠大伟眼睛一转,向着陈士奇说道:“杨德荣文章下官仔细看过,发现他的风格非常像一个人。”

  陈士奇只是抚须微笑打量眼前一切,并没有开口说话。

  “子岸,敢问风格像谁?”刘禹拱手一礼,好奇问道。

  屠大伟打量刘禹一眼,淡淡说道:“子高,汝看出他的文章引用谁的吗?”

  “他引用小圣人的,难道他是.......”刘禹没有说下去,而是有所怀疑。

  屠大伟点点头,若有所思说道:“他不但引用小圣人的经义,而且还极力模仿小圣人的风格。”

  “他这一年没有在昌州读书,听说去了赵家庄,难道是小圣人的学生?”刘禹想了想,提出心中的猜想,“他进步如此之大也能够说得通了。”

  “他是否是小圣人的学生,伟就不知道,”屠大伟沉思一会儿,发出自己的猜想,“不过从他行文而言,确实得到小圣人的指点。”

  “只是他年齿几乎比小圣人大十岁,他有脸与那些童子少年坐在一起吗?”想起杨德荣为了读书,与比他少十岁的少年或者童子坐在一间教室,刘禹就忍不住满脸的笑容。

  “从他文风来看,确实得到小圣人指点,”陈士奇打量两人一眼,一边抚须,终于开口,“看来小圣人确实不凡,不但自己写文章惊动天下,还有让弟子也有化腐朽为神奇为能力。”

  屠大伟及刘禹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向陈士奇拱手一礼,齐声说道:“恭喜子珍,昌州教化,震动天下,前有小圣人横穿出世,今有其弟子成才。”

  “昌州教化,名动天下,乃是诸位齐心,非奇之力也。”陈士奇一边还礼,一边急忙说道。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禁哈哈大笑,心情极为舒畅。

  昌州有了赵家庄,不但税赋名列整个四川的前茅,现在教化更是让天下瞩目。

  哪个敢说不是,难道你们州府也能够出小圣人这种人才吗?

  相信来年考核,必定上上之佳,三人进步指日可待。

  杜长江现在也在杨德荣身边,听到昌州三个最有权势的人谈话,终于明白了同窗好友腾飞的缘故。

  他不禁大喜,向着杨德荣深深一礼,说道:“恭喜子誉,成为小圣人之弟子。”

  “惭愧,小圣人确实很忙碌,只是抽出一天时间来指点在下。”杨德荣摇摇头,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杜长江仿佛看见一个怪物似的,根本不相信杨德荣所说:“小圣人只传授汝一天,子誉变化就这么大?”

  “事实如此,不过小圣人还给了在下一个好的物事,就是汝手中的字典,”杨德荣说到这里停顿一下,说道,“这个字典也是小圣人亲自编撰的。”

  “这个字典效果这么好用?”杜长江若有所思问道。

  杨德荣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道:“汝用过吧。”

  杜长江点点头,说道:“当然用过,不懂之处就求教此书,可以说它乃是余的第二个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