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爆满前夕

加入书签


  “真佰味,好地道,豆腐皮的包子甜又香;

  养肺止咳身体好,鸡肉虾仁油糖姜。

  山药糕,糯粉镶;

  糖蒸酥酪要开张;

  力实毛窍有米汤;

  八仙小粽响当当……

  …………”

  接下来的七八天,盛京城响起非常简单,但是曲调旋律动听的童谣。

  莫十方和育婴堂里的八十多个孩子可以吃饱,拿着秦鹿给的白面馒头,在街头巷尾丢沙包、玩手绢,唱歌快活的笑。

  很多人听见了想要询问,孩子们却一窝蜂的跑了。

  他们越是好奇,越搞不明白孩子们唱的到底是什么。

  据说拥有很多美味的‘真佰味’,又到底是一个多么神秘的地方?

  “那豆腐皮的包子我也吃过,用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

  “非也非也!应该是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另外还要有相应的辅料,以金针、木耳、青菜、香菇,或猪肉、鸡肉、虾仁,加上油、盐、姜丝、糖、麻油蒸成。吃一口委实喷香。

  我曾在阔亲处吃过一次,唇齿留香,三月不知肉味。”

  听的多了,人们就要说。

  有些人真的吃过,有些人假的吃过。但不管真假,都说得朗朗上口好像真的一样。

  世上永远不缺爱吹牛皮的‘脸面人’,越吹越玄乎。

  秦鹿编的歌词小调又朗朗上口,慢慢的,小半个盛京的顽童都喜欢唱,不少平日里要维持家长模样的大人们也能哼上几句。

  …

  …

  盛夏中期,梨香院。

  夏天的暴雨刚过,空气一片清新。瑞珠的心情却不是很好。

  她伺候秦可卿梳妆,把小厨房送来的早点端上来,捡秦可卿喜欢的拿了几样送到秦可卿的手边。嘟囔道:“小厨房里的伙食渐渐好了,但是鹿爷的那边。也不知道他的酒楼要亏去多少银子。”

  秦可卿停了一下,讪笑:“应是不会亏吧?”

  “怎么不会有了亏当!”瑞珠记得秦可卿的缎金钗,心里有气,语气也重。

  说完才知道逾矩了,吓得一缩脖子。因为这么重的语气让别的主子听到了,可不是得打她的板子?

  在秦可卿这就没有关系,吐口香舌啐道:“奴婢觉得不成。鹿爷就算再有本事,也是荣公府家养的人。

  他没有出去过,怎么有本事做生意了?奴婢听说满城都是他酒楼的童谣,这么大的风雨需要多少银子才搞得出来?他何时能赚回个奔头呢?”

  听到瑞珠的连续疑问,秦可卿拿点心的纤纤玉指停了很久。

  她不担心亏钱,但是担心秦鹿。

  …

  不只是梨香院这边,在王夫人院,凤辣子今早过来请安。晨昏定省。

  王夫人素来身体不好,晨昏定省就等于过场。凤辣子在卧室门口一站,大丫鬟金钏儿出来说一句‘奶奶不曾起来’也就算了,免掉了繁文缛节。

  今个却是不同,王夫人起了大早。

  王夫人居住宴息在东耳房内,临窗大炕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大红金钱蟒靠背和石青金钱蟒引枕,折叠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

  她就坐在那里,虽然在笑,凤辣子却谨慎小心,快步半跪过去奉茶问好。

  “姑母,今个怎么早起了?”凤辣子笑得特别甜人。

  她和王夫人是婆媳,也是亲戚关系,要喊一声亲姑母。

  王夫人抿半口茶,说一声‘想起便也起了’,问道:“你可知鹿哥儿在外面弄了酒楼?听说很是不错,黄灿灿的特别暖人?”

  凤辣子笑着回话:“倒是听说了,声势很大。”

  何止是听说?秦鹿还向她借过银子,她不肯借。

  说是借,其实就是入股。

  豪门贵胄如同荣国府,到了大管事这个层次,奴才也就不完全的只是奴才了,拥有持有一定的私人财产的权利。如秦鹿这般的只需要向主子借钱,给主子一定的持有权,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农庄、酒楼,甚至钱庄。全看本事而已。

  但是在凤辣子看来:

  秦鹿第一天出府,第二天就要借钱,可不是把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砸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