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3/4页

加入书签
  许嵩涛径直走进去,招呼梁恩在房间中央的一个用一整块巨大木桩加工而成的茶几前坐下,然后取火点燃了桌上的油炉,又转身去旁边的架子上翻起了茶叶。

  “梁总,你要素凝春还是煮茶?反正都要煮水还是喝煮的吧,正好老刘这还有不少龙井。啧,这边整天吃些烤肉煮肉什么的,是得多喝茶去去油腻。对了,梁总,这次你过来是干啥来了?视察伐木场吗?”

  梁恩点头道:“前几天想通了一事,特意来看看。这可是个好地方,咱们海军可就全指着这里的木料活了呢!”

  许嵩涛笑了一下:“这边确实有不少好材料,不过你这也太夸张了吧?等等,你刚才说想通了什么?”

  梁恩斟酌着语句,说道:“在短暂的造船生涯中,我意识到了一件事。”

  许嵩涛拿住茶杯的手颤抖了一下:“什么,你想说什么?”

  梁恩继续说道:“以龙骨为基础的木船是有极限的,想要造出更好的船,除非……”

  许嵩涛差点把茶喷出来:“啊,你不要龙骨了?”

  梁恩咳嗽了一下,赶紧摆手道:“呃,不是……好吧,夸张了点。只是之前有些事情一直想不通,是关于船只长宽比的。”

  “长宽比?不是早就有定论了吗?是说海船长宽4:1比较合适,太短影响航速,太长影响操纵性。烈焰级就是这么造的嘛,其它船也在向这个比例靠拢。”

  许嵩涛这就有些奇怪了,这造船知识不都是你当初言之凿凿教给我们的吗,合着你自己都没想通?

  梁恩叹了口气:“是啊,有定论了,无论是后世经验,还是当今船匠的造船法式,都说这个比例是合适的,我也就从善如流了。但是,它真的就是最佳比例了吗?”

  许嵩涛一愣,难不成以前的船都是你胡搞的?“难道不是吗?”

  梁恩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张船只的概念图,递给许嵩涛。后者接过来一看,上面绘制的是一艘修长的双桅船,干舷低且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艏部高昂且如刃般锋利,两根桅杆略向后倾,上面挂着的都是大幅面的纵帆,正呈利用侧顺风的姿态,两张帆都小角度向左后方展开,与首斜桅上的三角帆几乎连成一片,形态舒展且优雅。

  海洋部的股东们经过各种培训和头脑风暴,早就对后世的各种帆船船型了如指掌,许嵩涛也不例外,马上就认了出来:“这是,北美纵帆船?”

  北美纵帆船是双桅纵帆船的一种,出现于18世纪的北美,盛行于19世纪,广泛用于北美的内湖和近海航运。顾名思义,它使用两面灵活的纵帆,船身修长,船首尖锐,通常有100-200吨的排水量,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戗风性能,是小型船只的巅峰之作,后来的飞剪船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梁恩点头道:“对啊,你看,北美纵帆船是小型帆船的标杆、我们追赶的目标,论灵活性和设计的平衡,它比星火级还要强,应该是最佳比例了吧?但是,它的长宽比达到了5:1,比我们所说的最优设计还要长一截!”

  许嵩涛一愣,他还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啊,为什么呢?”

  梁恩语速开始加快:“原来我一直想不通这一点,还以为是有什么技术门槛我们还达不到,所以没有贸然尝试,只能机械地沿用当前的经验造船。但后来货币化结算铺开之后,我核算成本花的时间比画图还多,然后算着算着,突然就想明白了……原来这不是因为性能,是因为成本啊!”

  许嵩涛吓了一跳:“哈?成本?”

  梁恩点头道:“是啊!想象一下,若是一艘船的成本只与吨位相关,比如说给我二百吨木材,让我随意做出想要的船,那么最佳长宽比应该是更大一些的。但是实际生产中,并不是这样的,一艘船的龙骨占了成本的相当一部分,适合做龙骨的长、硬木料并不好找。大部分时候,你是先确定龙骨,再在它的基础上造出船来,而不是反过来。

  那么这么一来,有了龙骨的时候,船能做多长就确定了。这时候,你所面对的不是一艘40米的长瘦船或30米的短胖船的抉择,而是最多就30米长,你是要瘦一点还是胖一点呢?很显然,即使瘦一点能跑快一些,但风帆条件下快得却并不多,还不如做胖点一次多拉些货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