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急转直下-第2/3页

加入书签
  现在这个时节,正是所谓青黄不接之时。春季种下的粟还是青苗,冬季生长到现在的小麦却还没到成熟的时候,粮食存量在一年之中的此时达到了最低谷,极大地限制了军事活动。更何况,东平路腹地接连遭到东海军的劫掠,粮草供应因此更加困难了。

  要东平一藩独立供应战事所需的粮草,确实难为了他们。不过幸好史天泽可以通过黄河航道从中原地区运来一些粮食,阿合马又从燕地向南调拨了不少存粮,暂时还撑得住。但这也损耗不少,且不能持久,因此他们必须加快战争进程,改变当前的困顿局面,因粮于敌才行。

  史天泽继续坚定地说道:“我有三万精兵,李璮得有多大的本事,才能挡得住?”

  说完,他又看了看东北方向:“就算他这边应付得来,别的方向呢?”

  ……

  4月24日,立夏14日,济南。

  繁华的济南城,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军营。这几个月来,益都军不断加固城防、堆积粮草,城中富户被劫掠一空,家产充作了军资,而老弱则被驱赶出了城去,青壮被征发用来运输和守城,可以说是准备得极为充分了。

  不过守城只是下策,御敌于外才是上策,李璮还是力图借助天险,将蒙军阻挡在大清河之外。这段时间,也可以说勉强达成了这个目的。

  “报!”

  一名传骑手举令牌,策马驰入济南城中,为李璮带来了最新战报。

  “蒙军水陆并进,开始猛攻长清一线?”

  李璮听闻战报之后,没有立刻做出决策,而是对着地图深思起来。

  益都军的水军在淮河上与宋军对峙多年,实力还算不错,不过战船数量不够,只是来济南之后征发了一批船只,实际上并不足以控制整条大清河。迄今为止他能挡住蒙军,靠的是水师和陆军之间的配合,陆军控制了河南一侧诸多要点,相互之间可以及时支援,蒙军无法获得一个稳固的登陆点,所以才不能大举渡河。

  但是这样的局面其实是相当脆弱的。他无法获得清河北岸的具体情报,只知道蒙军在那里积累得越来越多,随时有可能在薄弱处集中兵力发动致命一击。此时长清方向受到猛攻,他若调兵去救,必然要抽调清河防线上的兵力,但这么一来,无疑会增加蒙军登陆的风险。

  然而,即使他看清了局势中隐藏的陷阱,却也不得不跟着局势走下去。如果不去救长清,那蒙军就可以直接在济南近郊登陆了,那东线守得再牢固,也没有意义啊!

  所以他思索良久之后,还是发布命令:“命柴牛儿、田都帅,点检蒲台、高苑、博兴三地兵力,抽调五千人出来,前来济南合兵!另外,发信给益都那边,让他们尽快把新募军发过来!”

  益都那边的新募军是他起兵之后不久就开始征募训练的,现在交由儿子李彦简在负责,虽然成军不过三月,但现在也不得不拿来用了。不管如何,至少要撑过一个月再说。

  如今已过小满,眼看着冬麦就要成熟收割了,只要撑到麦收,那么济南城就足以坚守一年,反之,要是这时候让蒙军过了清河,那济南城外连片的良田就是他们现成的补给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又对幕僚们补了一道命令:“再征发三千民夫!不做别的,就出城割麦,看见熟了的或是近熟的就割了再说!嗯……等等,不熟的也割,离城太远的就一把烧掉,不能在留下这些祸患!

  对了,再发信给东海军,催促他们赶紧来援,前阵子报纸和密报上不是说他们有什么炮舰吗?让他们一并带来!告诉他们,只要帮忙守住了北两路,金银生口女子尽可自取之!”

  ……

  4月27日,立夏第17日,高苑县。

  “儿郎们,给我冲!杀敌报国,就在今日!”

  高苑城下,一名披着全套金甲的老将如此怒吼着,虽然声音苍老而嘶哑,但仍然蕴含着强烈的愤怒与力量感。

  在他的激励下,上千打着“张”字旗的士卒一鼓作气,攻上了高苑城头,很快在城墙上取得了优势。

  旁边的滨棣总管韩世安见状,当机立断命令擂鼓进军,围城的蒙军发动了总攻,守城的益都军节节败退,眼看着大局已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