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要死了?!

加入书签


  “我是一位有着重度自残甚至有自杀倾向孩子的父亲,曾经为自己的过失而感到懊恼,也在不停地奔走,想要帮助我的孩子来治疗那一个看不见玄乎的心理疾病。

  但是,整整三年,孩子的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甚至出现了恶化的迹象。

  为此,不得不把他封锁在房间当中,我的妻子也辞去了工作,就呆在家中,隔着房门陪伴孩子。

  房间当中,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亮起过灯光了。

  或许,是缘分吧。

  那一天我日常从书店买书回来,然后送进了孩子的房间,这几年间孩子似乎就喜欢那些冰冷的纸张过日子。

  书店的老板因为疏忽把人间失格放进了书堆当中,我也是很急着回家,没有检查,直接就放进孩子的房间。

  难以置信的是,第二天晚上的时候,那一扇房门终于打开了。

  ......

  起初,我对于这本书的态度是恐惧,生怕和网络上面说的那样,这本书极其的致郁。

  在我孩子告诉我是这本书帮他打开那扇窗户之后,作为一个父亲,我必须知道这本书写的到底是什么,因为这是对我孩子的负责。

  等到我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之后,我觉得,我们都误解了作者,误解了赵正诚老先生。

  作者,叶怀瑾,他是一个身处黑暗当中手捧光明的人,把这些光,带给了逆光者们。

  ......”

  帖子很长,看得出这位家长在写这封帖子的时候,内心泛起的波澜和海边遭遇风暴潮的情况一样。

  似乎这样的一封帖子,一方面是因为写帖子的这位用情至深,又或许是为了自己孩子而选择购买人间失格却自己被这本书当中的人物给吸引的家长们的助力。

  随着帖子的不断转发,下面的评论也随之越来越多。

  “感谢作者,之前一直以为这本书是不好的,后来在楼主的建议下购买了,起初是用来给孩子读的。

  但是自己却是陷了进去,读完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位作者的勇气,当然,孩子的情况虽然没有像楼主的孩子那样好转,至少鼓励了我们这些作为家长的。”

  “特别特别不喜欢书里弥漫的那种颓废,可是又可耻地在其中找到了些许共鸣。

  叶怀瑾,你到底是写给谁的?为什么我觉得就像是写给我的一样啊!!!”

  “当你通晓人性,便反而没有了为人的资格。

  混沌是能够勉强活着的最佳状态。

  世人大部分都擅长伪装自己,虚伪而又极其脆弱。

  有人终日被眼见之恶侵扰,虽深信美好与善良的存在,却无法因此忽略那些偶尔肮脏的伎俩,选择原谅却又动摇了信任的基石,世间本没有什么本善或本恶之人,只是对心性控制能力的不同,一线之间却成了能否用道德去诋毁他人的分割线。

  独行于世,却不能避免受到侵扰或侵扰他人。”

  类似于这些像是书评又像是感言的评论开始不断的在这封帖子下面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出现。

  然而,彻底让这些读者感到疯狂的则是这条被顶上第一条热评的评论。

  “反反复复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仍然不相信这本书是真的存在。

  或许这么说实在奇葩,但读过之后你就会懂。

  这个作家完全不依靠传统文学教育写作硬性规定的方式技巧,反而全篇都用最简单直白的叙事人称角度入手,效果却震慑人心。

  开篇就像是笼罩着一层真相般的薄膜慢慢被阅读者撕开,再继续下去就像坠入深渊般入迷。

  内容极为萧条,情绪败坏,像患有败血症的病人苍白但又直抵人心。

  彻底毁坏,抛弃,玩弄了一切浮华而又虚伪的世界。

  叶怀瑾就像将人世间的一切置入培养皿中任期发酵变换,而它隔一张就会漂白一下,冲洗一次。

  让你在临近结尾处越来越观的透彻。

  最后就留下了个“空”的皮囊。

  虽说是第一人称,但也和全世界的大多数“觉醒”之人一样,只是我们没有勇敢的说出来。

  不是走入迷路的障碍深陷其中,而是看得太清楚明白。

  看完之后。

  现在我反而更加担心的倒不是赵老先生的名誉问题,也不是这本书写给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