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自仲良氏的阻力-第3/4页

加入书签
  那必然就是梁鹊口中的“七姑”了,她是郑国后裔,很可能还是姬寤生的后人!

  郑国的后裔如今藏在某处,不给世人知道,而世人也少有人去探寻郑国的后人,当然郑国想要复国是没有多大可能,因为孔子曾经说过,他最讨厌郑国的乐曲与风气。

  虽然他个人表示不针对任何人物,对事不对人,仅仅是认为郑国的礼乐过于轻浮不严谨,但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姬寤生藐视周天子,周桓王才踏出洛阳准备给他下马威,结果反而被姬寤生打趴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春秋时代开始了。

  书面上的春秋战国分界线,是以东海大桃树“春晖”至青玄大梧桐秋霜,从照耀春晖的新日,抵达照耀秋霜的旧日,以这两棵树范围内的南世人间为起终之点,自周平王东迁之后,一直到周敬王四百一十三年的最后一天前,世人称呼这个时代为“春秋”。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一切始于姬寤生。

  这也是孔子极其厌恶郑国人的根本原因。

  世人皆知,但无人去言。

  郑国也早已成为历史尘埃,唯独姬寤生留下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在祸害着这片世间。

  程知远在幸存者的名字里,没有听到张月鹿以及鸥老,还有相师胖子他们....显然,他们都已经死了。

  这不由得让程知远的思绪纷飞,仿佛回到了那个山花烂漫的时刻。

  为什么在赵国,那是因为最先接纳自己这个无根人的地方,就是赵国的星宿府。

  初至此方人间,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总是有着别样的情感,但那个城池已经不复存在,而曾经自己见过的众生也都已经埋骨泽河,一瞬间仿佛从有家的人再度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独者。

  程知远这一瞬间觉得心烦意乱,他没有继续等在这里,对甘棠道:“我去和你牵马。”

  甘棠:“呼雷豹给你,我不喜欢这匹小倔马。”

  程知远道了一声好。

  他们两个离开水地小筑,而在消失之后,青风暮雪转来,荀况出现在此,勾践之前的凑热闹行为他便当做没看见。只是他也未曾想到,这两个少年少女,得出的答案一样不说,两人之间居然还有不浅的关系。

  程知远随口一句话,已经道出了两人或许不同寻常的关系,但荀况对这个并不在意,春秋时代的风气是很开放的,恋爱自由,绝对没有后来的那种条条框框,而在仙鬼化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风气自然得到了继承,并且还进一步的延伸放大了。

  但是荀况自己不在意,哪怕孔子都不在意,但是仲良氏或许在意。

  仲良氏的祖师是仲梁子与陈良,所以这一脉的脉主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

  仲取仲梁之仲,良取陈良之良,白鹿宫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仲梁。

  曾经评价过龙素的陈相就是陈良的弟子,属于白鹿宫的二代人物。

  陈相曾经是农门的大人物,但后来因为去奚落孟轲而被辩驳的哑口无言,就此修行儒门之道,改换门庭,这种事情虽然让天下震动,但也侧面反应出各家学说中的缺陷,就比如禽滑厘弃儒从墨是一个道理。

  仲良氏之儒是以师、乐传道,和阴阳之化,是移风易俗之儒。

  仲梁曾经与曾参,颜回发生过斗争与口角,甚至闹得十分不快,被呵斥开出圣门,由此而爆发了一次积怨,所以白鹿宫的人好胜心都特别重,尤其是针对曾参与颜回两脉。

  所以龙素作为仲良氏新代最杰出的弟子,程知远想要和她有些什么关系,那必然会遭到白鹿宫的极大阻力与反弹,而以白鹿宫儒士的个性,厉害的就会兵刃相向,软一点的也会各出阴招,凡是有损白鹿宫实力的事情,都会遭到他们的极大抵制。

  尤其是翻过年去,很快八脉就要进行大会试,龙素的个人情绪稳定与否,绝对是白鹿宫不容有失的事情,故而如果程知远和龙素的关系被白鹿宫的人知道,那么必然会被针对......

  所以说各家各门也不是铁板一块,墨家还好只有三派,儒门这可就麻烦的紧。

  七十二贤各自站队不同,这也导致儒门之内,关系实力,错综复杂,不是一个人,哪个人可以代表的,就像是荀子自己是程知远名义上的老师,颛孙师是教过一剑的恩人,但是陈良和仲梁,很可能就是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