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一坑泥巴

加入书签


  当三个人驾驶地形车来到元代遗址的时候,他们见到的只是一池子泥巴汤。

  春节前,教授甲带着学生过来清理积雪的时候再次加固过的当初搭建的简易遮挡,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视线被浑浊的积水挡着,看不到坑里遗迹的情况。

  没办法,又让大强再开车回村,换成皮卡,借援建小组的抽水机过来,把里面的水全部抽干。

  等大强来的时候,同样把这事儿给忘了的村长,也担心情况跟了过来。

  当初这边发现遗迹的时候,都来了一位高官过来视察工作。

  可见上面领导的重视。

  虽然一直说弄个简单的展览馆保存、展览遗址和部分出土文物,一年多来也没见上面批示通过,拨款修建。

  但是如果村子保管的不好,让遗址被破坏了,那么最后领导肯定不会倒霉,倒霉的就只有村里的大伙。

  不过这次灾情这么严重,相信遗址保护不当,领导应该也不会多加责怪吧。

  一个操场的面积,具体多深他早就忘了,只大概记得好像有五六米的样子。

  这一池子水,没两天时间肯定抽不干净,还得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抽。

  晚上肯定没办法派人守在着大野外的盯着抽水机工作。

  再说也不能一直‘突突’的光让抽水机工作,怎么也得缓缓劲儿,一直连轴工作对机器寿命损害很大。

  这东西要是村里的还好说,自己的东西怎么用都行。

  关键这是跟人家援建小队的人借的,别人的东西肯定不能糟蹋。

  就这样,未来的几天里面,兄弟三个旁的事儿没干。

  天亮了就开着全地形车,后面拖车李装着抽水机柴油啥的过来抽水。

  等晚上时间不早了,再带着东西回村休息。

  这些天晴空万里,把他们折腾的不轻快,都以为老天爷针对他们。

  原来有森林挡着,太阳晒下来去树底下一坐,有阴凉地凉快。

  现在别说树了,周围连根草都没有,想躲都没地方躲,只能这么干晒着。

  再加上常年处在阴冷和厚厚腐质层下的土地,被太阳晒得散发出一股臭味,熏得人眼睛疼嗓子疼脑仁疼。

  随着抽出来的水越来越多,水位逐渐下降,坑里的遗迹终于露出了一点形状。

  遗址里面最高的建筑是那四角的几个类似垛子一样的防御建筑。

  原来都是砖头和泥巴混在一起,就在下面门的位置深挖进去寻找被掩埋的物品。

  现在直接矮了一截,除了下面比较粗,比较结实的地方,其他全都被冲毁了。

  最后还剩下小腿深的时候,抽水机也没办法用了。

  因为没抽干的这些水基本已经不是水了,准确的说全是泥浆泥巴。

  除非拉来真空罐车,不然换再先进的抽水机,几下子就能给弄坏掉。

  好在剩下的淤泥不算深,大致上的情况可以清晰的展示出来,陈大力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教授甲汇报情况并咨询接下来有什么处理办法后,就暂时没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这种事玩意哪里操作不当导致遗迹损失,就是好心办错事。

  毕竟他们三个不是专业人士,还是请专业人士出面是最正确的办法。

  教授甲的回复很快,刚把东西装到拖车里,电话就打了过来。

  “现在确定里面就只剩下小腿深的淤泥就到底了吗?”对方上来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确定,我用手沿着那几个还没完全摧毁的建筑往下试探了,确实只有那个深度就到最底下了。”

  “好的,我清楚了,现在马加市的航班还没有恢复,我带着学生坐飞机去的没受灾的吉力市。要从省里中南部赶到你们那边,少说还要三四天的时间,到时候我会亲自过去进行收尾和抢救工作。

  我还得麻烦你一下你,希望你能保持遗迹里的泥土一直湿润,也就是处在泥浆的状态,千万不要水分蒸发干之后变成坚硬的泥巴块。那样的话工作难度会成倍增加,而且抢救难度也会成倍增大。”

  “这个没问题教授,我再往里弄点水就是了。不过你们要来的话,最好自己准备好工具,带上食物等物资。现在村里的情况相信不多说你也了解。我们的物资都是申请的定额,你们过来的话,可没办法有多余的用品提供给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