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颖川群英会-第2/2页

加入书签
  若非牛平三人还在席上,说不定颖川诸子就要讨论主动放弃凉州之议。

  有三辅地区顶在西边,凉州失守,也威胁不了关东的世家豪族嘛!

  当然,因为牛平三人在场,再加之辛氏兄弟的祖辈也来自陇西,众人有所收敛,没有直接说出放弃凉州的话。

  嘴里不说,心中未必不是这么想的。牛平穿越过来的这几年,也读了不少的书,接触了各地不少的士人,早已知晓关东士人与凉州人的分歧和矛盾。

  两汉之际,以隗嚣为代表的凉州豪族借助羌人势力抗拒光武帝刘秀达八年之久,成为他统一天下的障碍。

  平定隗嚣后,东汉朝廷为压制凉州地方势力,有意派关东士人出任护羌校尉和凉州诸郡太守。

  因而,在东汉中前期,凉州内各郡的太守有近九层来自关东,专门处理羌人事务的历任护羌校尉也仅有极少数是凉州本地人。

  牛平的便宜祖先牛邯在当时能够担任护羌校尉,已经算是特例了。

  出于对凉州士人的不信任,早期凉州发生羌乱时,东汉朝廷镇压羌乱所用之士兵、将帅,也都是从关东内郡征调、选任。

  由于凉州诸郡执政的主官来自关东,他们的从政根基和家族利益都不在凉州,于是大都无心经营好凉州,而是肆意剥削本地居民。

  许多羌乱,都是因为关东士人担任的郡守盘剥得太厉害,羌人活不下去而引发的。

  而每次遇到羌人叛乱,这些郡守都不愿坚决抵抗,而是打算迁移郡治以躲避羌乱。

  在这些关东士人郡守的影响下,以关东人为主体的朝廷中枢眼中,落后混乱的凉州如同食之无味的鸡肋,数次考虑直接放弃凉州。

  东汉朝廷公开讨论放弃凉州时,还是有超脱地方利益的关东士人站出来反对,太尉府郎中虞诩本是豫州陈国人,但他放眼天下,力阻弃凉。

  虞诩指出,羌乱不只是凉州的问题,只是放弃凉州并不能解决问题。与此相反,放弃凉州会引发连锁的负面后果。

  丢了凉州,与凉州紧邻的西京长安及京兆、冯翊和扶风三郡就将直面羌人的侵袭。

  而西京和三辅是京都洛阳的防御屏障,不容有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