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朱樉造反

加入书签


  第二日清晨

  朱樉从赵敏的床上起来。经过一晚的折腾,两人又成了真正的模范夫妻。恩爱相继,柔情相随。

  “大王需有一个准备。”

  朱樉在赵敏的服侍下,一边穿衣一边点头。

  昨晚的夫妻夜话,让朱樉细细一想也有一定道理。

  胡惟庸毕竟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朱元璋杀他很可能是为坚定自己的决心。

  而对自己的口头承诺,朱元璋还真不一定会遵守。上次,朱元璋也说了,是父子俩的谈话聊天。

  历史上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争议很大。

  虽然南京传来的消息,也是说胡惟庸有谋反之心。可朱樉在南京听到朱元璋的口述,他肯定相信谋反是假,变法是真。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名至实归的丞相。不管胡惟庸是奸是忠,是谋反也好,变法也罢。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的做法的确改变了中华历史。

  因为他是最后一个敢向皇帝权威挑战的丞相。是他促使中华结束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的统治。

  “准备?怎么准备?”

  朱樉反问。

  赵敏想了想,说道:“大王心里怎么想的,凭心去做就好。”

  “心里想的!本王心里想打到南京去当皇帝。”

  朱樉翻着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谁知,赵敏像是没有听懂这是朱樉的反话。反而是持支持态度。

  “大王完全可以。”

  穿戴完毕,朱樉走出房间。

  “本王当然知道可以,可很有可能只是找死。”

  走出房间的朱樉,还能听见赵敏的声音从房间里隐隐传来。

  “有没有胜算,也要试一试才知道。”

  朱樉笑着摇头,向着王府前院走去。

  何必呢!

  再说现在大明是三线作战,他朱樉真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内战,便宜外人。

  现在的朱樉真的被胡惟庸一事所牵挂。

  因为大明在胡惟庸这里,会在三岔路口做出选择。

  朱元璋的做法,对于皇帝,对于老朱家来说肯定是最好的。

  可长期来看,大明集权于皇帝一身。是明显弊大于利。

  反对,还是赞成?这让朱樉一直拿不定主意。

  他明白,自己的话或许在朱元璋眼里根本不起作用。

  被藐视,被朱元璋轻看。或许自己的反对,会让朱元璋大吃一惊的。

  只能走一步看三步了。洪武大帝这是给自己出难题。

  不管怎么说,胡惟庸罪不至死,这是杀鸡儆猴,还是敲山震虎。

  胡惟庸的背后,可是有着李善长等明朝元老。这一点朱樉可是清楚无比,随着胡惟庸一案开始。李善长等人,也相聚说再见。

  一路走,一路想。

  朱樉认为自己还是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来到大明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大明能走向和平幸福的康庄大道。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指导性纲领。

  大明最后能灭亡,虽然是败文人所赐。可根源不就是在朱元璋的手中?

  压制文人,高度集权于皇帝。最后却被文人败坏江山,这是什么?是宿命的安排!还是人在做天在看?

  朱樉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挺身而出。

  “大王,求求大王救救我父亲。”

  刚到王府前院所在的长史府,胡文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跪在朱樉的面前,紧紧抱着他的腿,那是泪如雨下。

  朱樉见到是胡文聪,震惊无比。

  “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快?”

  赵敏的消息来的快,朱樉早就在上次扬州回来时搞清楚了。

  而胡文聪难道也是用的信鸽传递消息?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人。

  朝廷都还在以快马快船,以八百里,六百里加急的时候。聪明人已经在使用天空通道了。

  “快起来文聪,发生了什么事?”

  朱樉连忙扶起胡文聪,装作一无所知的模样。

  “大王,我父亲休矣!”

  胡文聪并没有起身,而是从怀里摸出一封书信递给朱樉。

  朱樉接过书信,继续搀扶胡文聪。

  “你先起来。”

  胡文聪头摇的厉害,再次拒绝朱樉的好意。执意跪地不起。

  “大王,胡文聪求大王一定救救我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