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我们坐在那里看戏就行-第4/5页

加入书签
撇开武德年间,乃至贞观前几年不说,单单最近十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百姓们的收入,虽然没有人去统计过到底翻了几番,但是从东西两市以及交易中心每年不断上涨的交易规模,就能看出来大家收入的变化。

商业很繁华,必然意味着有许多的人口袋中有闲钱。

虽然上个月被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一顿,上长安城损失惨重。

但是在朝廷的有力赈灾措施面前,大家很快就恢复了生活的期望。

只要有希望,对未来有信心,大家就敢消费。

相反的,哪怕是口袋里有再多的钱财,大家也要捂着存着,留着应急。

“二郎,今年我们麻布铺子的销量,估计可以创新高。单单前面十个月的销售额,就已经赶上去年前年了,价格甚至稳中有升,上涨了半成呢。”

卢安满脸笑容的跟卢宣汇报着铺子里的情况。

作为范阳卢氏的嫡次子,卢宣常年待在长安城,又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的弟子。

虽然自身没有什么官职在身,但是交游却是非常广阔,每个月花费的钱财也不在少数。

而自家的麻布铺子,就是卢宣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当然,很多的收入都是通过麻布铺子的掌柜卢安的各种操作之后,才到了卢宣手中。

否则,哪怕是卢宣,也不能随意的支取麻布铺子账上的钱财。

“真的?那实在是太好了!百香阁最近新来了几个姑娘,风头之盛,完全盖过了如梦姑娘,我手头上正好有点缺钱呢。”

卢宣作为范阳卢氏嫡次子,虽然地位很是高贵,但是家中的财产却是基本上没有他什么份。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mimiread.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各个世家严格执行的一套继承体制。

别看是同父同母的嫡子,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待遇差别,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单单跟萧锴对比一下,卢宣心中就想哭。

卢家和萧家联手组建商队开展海外贸易,卢宣作为卢家的窗口经常跟萧锴这个萧家的嫡长孙沟通,对于彼此之间的情况可是一清二楚。

“二郎,经过这几年的整合,我们卢家已经牢牢的掌控了长安城的麻布售卖,甚至整个大唐的麻布价格,都由我们说了算。只要稍稍把价格往上提一点点,就足够你去无数次的百香阁了。”

虽然卢宣只是嫡次子,但是要搞掉卢安这个掌柜,却是很简单。

所以卢安倒是看得很透彻,牢牢的保住了卢宣的大腿。

谁让他是范阳卢氏在长安城中身份最尊贵的人呢?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很多人都喜欢在年底给家中添置一些衣裳;再加上这几年我们的麻布被广泛的制作成麻袋,需求其实一直很旺盛。别说价格上涨一点点,就是上涨个一成,也是很正常的嘛。”

卢宣对卢安也是很了解了,知道他口中的一点点,那是真的一点点。

卢宣自然不满足这“一点点”的额外收入。

毕竟,要维持他长期出入各个青楼,享用最好的美酒和绿茶,需要的花费可不是“一点点”。

“二郎,我试一试,争取在年底把价格上涨一成!”

卢安面露难色,不过还是咬咬牙同意了。

“这就对啦,你看这铺子里头,人来人往,生意好的不得了啊。”

卢宣站在麻布铺子的二楼,看着楼下热闹的场景,就像是在看一个个移动的银币。

……

有句话叫做“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这些年,楚王府的各个作坊和商铺频繁搞出各种促销活动和宣传措施,其他商家脑子又没有锈透,自然有样学样的模仿。

反正宣传推广措施这种东西,大唐皇家专利局又不会接受专利申请。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大唐日报》,一文钱一份,买不了受骗,买不了吃亏!”

“大新闻,重大新闻!太原王氏棉布平价卖了!”

“价比全城,史上最便宜的棉布来了!”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传来一阵阵的叫卖声。

很显然,王杰是让人去《大唐日报》上面打广告了。

作为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推广措施,去各个报纸上打广告,已经成为了长安城各个商家常用的措施。

这也让《大唐日报》、《长安晚报》和《渭水日报》这些报社迅速的扭亏为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