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先生在此稍坐,我区区一些东西给先生过目!”
说罢,石玉便急急的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石玉便捧着七八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走了进来,拍在了敬祥面前的桌子上。
“这是?”敬祥有些不解的问道,随手拿了起来。
石玉故作神秘的笑了笑,道:“先生一看便知。”
敬祥随意的看了一页,忽然脸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待敬祥全部看完,很是严肃的看着石玉,道:“这是渤海三州之地所有在册的田地数目?”
石玉点了点头,道:“渤海三州数十县共有土地两百三十八万亩。这还只是登记在册的,还有一些开辟出来的荒田以及那些故意隐瞒不报的田产,总数应该可以达到三百万亩。而渤海郡也只有六七十万百姓,这么多的田,如何养不起这数十万的百姓?除了苛捐杂税,让百姓不干种田之外,绝大多数的田地都让那些士绅豪强给霸占了!”
听了石玉的话,敬祥皱着眉头,问道:“那依将军之间,此事该如何解决?”
石玉眼睛一亮,道:“前朝文帝之所以开科举取仕,一是为了选拔人才,二则是为了削弱地方豪门势力。科举选仕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削弱地方豪强,野味朝廷选拔了许多寒门学子,但时间过了这么久,科举制也完全变了味道。如今学子只见有了门第,便牵扯到了党争,从而党同伐异,而有功名在身的士绅这可以免去税赋,让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上智下愚,更是不对,由此,我决定,要在这渤海郡三州之地,重新丈量土地,然后把土地分发给百姓,之前按人头缴纳赋税和徭役的改成按田产多少缴纳田产多的,多缴税,没有田产的就不交税。”
敬祥一直听得很仔细,中间也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石玉看着敬祥一脸严肃的样子,不禁问道:“不知先生觉得是否行得通?”
敬祥没有回答石玉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将军可知新朝王莽?”
“王莽从汉武顺侯手中接过汉家江山的时候,那可以说不管是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还是民间百姓那都是一呼百应,但为何短短时间之内,新朝便土崩瓦解?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伤害到了那些地主豪强的根本,这才一起反抗,推翻了王莽。而东汉刘秀之所以能最终得到江山,便是依靠地方豪强。从古至今,什么是那些地方豪强的根本?那便是土地。如今将军想要一鼓作气,既要收回土地,又要推行摊丁入亩,消除士人特权,将军此举,无疑是得罪了量大利益集团。而山东之地,孔孟之乡,学子众多,一旦这些人一起反抗将军,恐怕也无法长治久安,只会将百姓拉入万劫不复之地。”
说到这,敬祥顿了顿,继续道:“土地兼并的现象,自安史之乱之后,就日益突出,前朝有几位皇帝,诸如宪帝、宣帝都想如此,一扫弊端,却最终都付之东流水,无疾而终,便是因为如果真的这样做,那无疑就是翻天的事情,恐怕会伤到国本。”
闻言,石玉眉头一皱,道;“那依先生直言,难道咱们就什么也不做吗?任凭那些地主豪强兼并土地,看着百姓名不聊生,饿殍遍地?”
闻言,敬祥笑了笑,道:“当然不是,不过这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拳头呢,要一拳一拳的打。既然不能两拳同时出击,那就先消灭掉一方势力!这样也免得这两方势力狗急跳墙,狼狈为奸。”
听罢,石玉眼前一亮,道:‘’不知先生以为先消灭哪一方实力最好?
“自然是这些地方豪强势力,这些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武装,如果不消灭,恐怕会养虎为患。”敬祥淡淡的说道。
见敬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石玉眼中一亮,道:“看样子陈先生早已有了计较,还请先生明言。”
敬祥慢吞吞的喝了一杯茶,然后这才说道:“这眼下边有一个好机会。”
“哦?什么好机会?”石玉疑惑的问道。
敬祥淡淡的说道:“此事就在于将军昨晚的那份礼单上。”
闻言,石玉急忙让人把礼单拿了过来,仔细的看了半晌,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