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爱咋咋地!-第4/6页

加入书签
    The-ShunFamliy在伦敦和欧洲的超然地位就是这么慢慢起来的,其实,这些财团也不知道,有些事就是徐总故意安排的……阿斯利康的那几个事故是怎么被央视曝光的,又是怎么被十几个省医药集团封杀的,里面的水深着呢!

    这么说吧,从2002年正式开始进入伦敦,花了大钱买房买俱乐部,还是被老欧洲看不起,徐总就在国内养了一批人,专门到处搜集这些外资企业的问题。

    徐总的狡诈程度,中国商人的那种坏和腹黑,老欧洲还是不太懂啊。

    这几年慢慢“磨合”下来,徐总在英国是混的很不错了,虽然英语一如既往的不流利,总是要带着助听器一样的语音翻译器,有些很严谨的场合也是必须带翻译助理。

    徐总其实也没有特别强烈的落叶归根心理,他们这一代人对欧洲还是很向往的,在伦敦的这些年,生活各个方面也很满意,特别是梅嘉莉给徐家添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后,徐总徐妈就更没有回国的打算了。

    徐总的生活圈子里也有一些华裔富豪,大部分是港商,97年以前举家迁至伦敦,还有一些旅居伦敦的红三代,国内的一些富二代,聚集在摄政公园附近,常来常往。

    客观来讲,徐总徐妈的生活圈子和徐腾的生活圈子,一直就不怎么重叠,他们94年就去了南方,97年就去了香港,2001年又迁居澳门,2005年开始慢慢旅居伦敦。

    这就好像歌里唱的,那随着流水而走的落叶,最后要去向哪里,随风而落,随水而流。

    他们就像是国际资本中的游牧人,随着资本而走,最后来到了最古老的金融之都,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安家,度过了开始的不适应,慢慢成为这里的新主人。

    从2005年到2012年,徐总徐妈赞助了七十多个英国NGO组织和伦敦本地公益机构,他们不想过那种跳广场舞和打太极拳的老年生活,他们想过这种位于世界巅峰的人上人的生活,他们就要这种奢华尊贵的贵族生活。

    他们在京沪广,在香港,在澳门,在纽约,一路走过,最终来到世界殖民主义的源头宗主国,在这个日不落帝国心脏的伦敦居住,在这里安家置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

    特别是徐妈,相比那种连马桶都是日本好的国内阿姨,年纪差不多的徐妈要睿智的多,毕竟眼界、财富和社会地位也差距太大了。

    徐妈不会说中国什么都好,也不会说英国什么都好,“英国”这个概念对徐妈来说,有点大了,跟她没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跟徐妈说中国怎么怎么差,徐妈会冷着脸应付两声,然后让她的英国管家记着,以后别邀请这种白痴来参加她和格罗夫纳夫人举办的慈善活动。

    徐妈只会告诉徐腾,妈在伦敦住的挺好,比在澳门有意思多了,在澳门唯一的优点就是打麻将不缺人,不像在伦敦,动不动就三缺一。

    最烦的就是二缺二了,连个盼头都没有。

    按照徐妈的说法,她对中英文化交流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很多伦敦的贵夫人打麻将,没办法,她和四姨太、林太太这边总是三缺一,总要找个人凑上吧。

    最近啊,王储的第二任妻子康沃尔公爵夫人也常来造访。

    只要你有公爵夫人这样的头衔,徐妈特别热情,要是会打麻将啊,那就更好了,都相处的和亲姐妹一样,不会啊,手把手教,包会为止。

    默多克的妻子邓雯迪不也经常来嘛,和徐妈的关系好着呢,一口一个姐。

    邓雯迪和那个工党前首相有一腿嘛。

    徐妈这样的老闺蜜,很早就知道了,还帮忙打过掩护呢,默多克一个电话打过来,问她老婆呢,徐妈很有章法的说,别找了,在我这打麻将呢。

    徐腾这几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但他讲真话,其实是愈加感到陌生,和他记忆中的父母差距太远。

    他有时都无法想象,徐妈35岁搬到香港开始学英语,据说前后请了4个家教,学了十几年,如今可是一口江淮味儿的流利英语,夹着北伦敦腔儿,真的很有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