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一个乱字-第2/7页

加入书签
    徐腾的二次扩股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真正的财团化,没有分散化,在五大资本公司中,华腾公司依旧是唯一股权高度集中的一级资本公司。

    面对这个结果,其他人都没什么话可说,毕竟,人都是很现实的,徐家也有徐家的利益。

    陈大桥不开心,憋了一年,终于惹出事了。

    “水怪计划,你没有异议吧?”徐腾有容人之能,早年在天天公司的胡老师泄密案,他就置之淡然,继续重用对方……当然,他也没有给胡老师太多提升空间。

    这就不像其他的天天公司创始员工,大多都能得到稳步的升职机会。

    “肯定要全力支持,咱们投资上千亿,要和韩国财团一决雌雄,神州传媒肯定要冲在前面。”陈大桥变脸的速度飞快,不快不行,腾太子真是翻脸无情的典范,铡刀高高竖起,眼看就要铡了下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大桥就是俊杰中的豪杰,主要是真的扛不住,腾太子的翻脸速度太快。

    这一次的教训有点惨,陈大桥估计他能记住一辈子。

    “前几个月,鄂省决定投资一百亿启动武昌新芯计划,专注存储芯片市场,我们江淮省也紧随其后,要提供两百亿的优惠贷款和政策扶持,双方都在竞争存储器产业龙头的地位。只谈数字,一百亿,两百亿,都是很大数字,可咱们看三星,去年在釜山投资的一家存储器新厂就花了三十多亿美元,两相比较,国内在这个领域的投资简直是杯水车薪。”

    徐腾现在的压力是很大的。

    过去五年,华银财团在芯片、面板、存储三个产业的总投资是140亿美元,可实际上呢,三星财团过去五年在存储领域一个产业的投资就超过百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6年,国内中资企业在存储领域的总投资是55亿美元,华银财团占了90%,而三星、SK在这个领域的三年总投资是210亿美元,在全球建了七个大厂,其中两个位于中国。

    差距好大啊!

    现在谁和徐腾提韩国,徐腾就和谁上火,怒火攻心啊。

    论资本实力,华银财团不输三星财团,问题是华银财团的赚钱机会太多,地产业怎么投,怎么赚,为什么一定要投资科技产业?为什么一定要和韩国财团死拼?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道理。

    陈大桥愿意退让服软,这是好事,徐腾也不愿意在这个阶段对神州传媒集团进行大规模调整,精力不够了,利用这个机会,正好和陈大桥商量一下神州传媒在未来几年的经营策略。

    徐腾只有几个底线原则是绝对不能动的,第一条就是编剧中心制,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首先都要先重视编剧,对编剧的选拔和培养也是体系化的,重中之重,大量培养新编剧,高价订购优质剧本。

    第二条是精品原则,神州传媒集团每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的数量,包括制作的综艺、新闻节目都是固定的,经费可以增加,数量绝不扩大。

    第三条是中美并重,积极扩大在美国的电影电视剧投资,特别是美剧的制作拍摄,要做为神州传媒的运营重点,利润也是相对很可观的。

    在美国,电视剧的投资收益实际上比电影高出许多,特别是对编剧而言,基本就靠剧本混饭吃。

    第四条就是御韩,绝不宣传韩国文化。

    在影视传媒这个产业领域,徐腾基本算是业内人士,很熟悉,想法比较多,至于陈大桥能否按照他说的思路执行,这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反正,神州传媒集团对整个华银财团的最大作用是软实力,软广告的营销。

    只要能起到这个作用,集团财务也是盈利的,徐腾就不会有过多的干预,这是华银财团的一个原则,企业的控制权保留在企业的高管团队手中。

    陈大桥虽然在关键时刻选择认输,但在几年内,徐腾估计彼此的关系也不会像以前那么融洽,财阀和国家内阁差不多,君臣不和,面和心不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徐腾被称作华银财团的腾太子,在控制财团的手腕上,其实也必须有一代王朝太子的风范,外仁内法,驭臣之术,不可或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