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的母亲坐在炕沿上抚摸着老伴儿的手,眼泪不断落下来,打在老伴儿枯槁的手背上。
刘玉华隔着帘子听着媒婆妖异的声音从里屋传出来——
“哎呀,我说莲儿嫂子,你还犹豫啥呢?这老姜可是说了,玉华嫁过来的话,他会把户生哥送最好的医院医治,保证给你医好了。还有呀——”
“娘,我同意了!”刘玉华不等媒婆话说完,挑起帘子走了进来,她厌恶地看了一眼坐在炕边的媒婆,“不过我也有条件,让他拿三万块现金来,再有,把我家屋子重新翻修。”
母亲在听到她说同意时,顿时惊呆,她泪眼婆娑的望着女儿,“花儿,你——”
玉华对母亲点点头,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再说话。
媒婆听了玉华的话,乐的眉开眼笑,连连称赞玉华这孩子懂事,并说任何有关钱的条件姜家定会答应。
刘媒婆走后,玉华母亲一把拉过女儿的手问道:“傻丫头,你为啥要答应?这姜二狗家虽说有钱,可是他儿子是个傻子呀!你嫁过去,以后怎么办呀!”说着眼里又落下泪来。
玉华叹了口气,走到父亲床边,看着熟睡中慈爱的父亲,无限心酸,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爹说过,希望家里能出个大学生,但是我让他失望了,可是妹妹和弟弟都有希望上大学。咱家已经家徒四壁了,如果明年他们能考上大学,家里没钱,他们怎么读?我嫁给傻子,一来可以给他俩要点学费,二来我也想让爹早点好起来。如果过得不好了我再离婚。”
“我的傻孩子,嫁过去哪那么容易离婚!”母亲心疼的说。
“娘,您就不要操心了,我有主意呢。”刘玉华自信的安慰道。
三天之后,姜家让媒婆送来了一万块礼金。并定下了结婚的日子。六月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
一九八三年六月初六,十六岁的刘玉华嫁给了姜二狗家的傻儿子姜山。
一年之后,十七岁的玉华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男孩,取名姜正天。
一个正常的漂亮女人和一个非正常的丑陋男人,竟会生下一个白白胖胖聪明伶俐的男孩?清河村是个正常的已婚男女都不相信。
那一天,姜山一个人在清河岸边丢石头玩,清河村的一个叼着烟卷的老头笑呵呵地走到他身边,老头子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吐出一个烟圈,拉住傻小子问道:“你在这玩,你媳妇呢?”
姜山捡起脚下一颗白色石头,随手丢尽了河里,看着河面上泛起的涟漪,呵呵笑道:“俺管她呢,她又不跟俺玩。”
“你不管她,你夜里不跟她睡觉?”
“俺跟俺娘一个屋睡,她跟俺爹一个屋睡。俺才不跟她睡,她又不是俺娘。”傻小子一边说一边低下头
去寻小石子。
老头子听了这话笑的前仰后合,“那你家那个白胖的娃娃,管你叫啥?”
“俺咋知道!你这老头真怪,问俺这干啥?俺爹要是知道非得打俺。”姜山说完又往清河里丢了一颗石子。
老头子边吸着烟一边笑着离开了。那意味深长的笑似乎印证了人们的猜测。
八卦就像长了翅膀,几乎是一夜间,傻子姜山说的话就迅速传遍了清河村,甚至整个清河镇。
从此以后,整个清河镇都知道了姜二狗和儿媳妇睡觉的事。
流言蜚语开始在刘玉华身后生根发芽,她走过的地方,只要有人,他们就会自动形成一个圈,窃窃私语。
有好事者曾公然给刘玉华白眼,刘玉华却高傲的躲开,不去理会。那些瞪眼的村妇们,对她恨得牙痒痒,似乎与她有着深仇大恨一般。
六月六清河村有集市,这一天玉华带着两岁的儿子去赶集,给孩子买鞋,那商贩开口就要十块钱,刘玉华看了看拿在手里的鞋说:“这鞋子,又不是很好的质量,怎么这么贵?”
商贩的老婆看了她一眼,冷笑道:“想要好的去城里呀,俺们这可都是乡下货。你家有钱还这么计较!”
“你——”刘玉华气的一把将鞋子扔下。拉着儿子就走。
“爬、灰都爬了,还阁我们这臭拽什么?哼——”远远地听见老板娘叫嚣声,玉华噙在眼里的泪花一下子落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