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越南危机 西南半局-第3/4页

加入书签
    1884年6月23日,法军突然向谅山附近的中国军队阵地炮击,顿时阵地之上是炮火连天,城楼顿时被轰的粉碎。清军仓皇迎战,死伤无数。7月下旬,两江总督曾国荃在上海与巴德若谈判,法方要求中方必须撤出越南全部军队并赔偿三千万两白银。两江总督曾国荃听到此拍案而起离去,之后法军任孤拔为统帅,炮轰基隆,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因兵力不足,退守淡水抗击。23日,法国军队突袭中国福州的马尾,两军在海面上展开大规模的海战,十一艘战舰在法军炮火猛烈的轰击之下或沉或伤。法军舰队驶进马尾炮轰马尾船厂,四周的炮火隆隆,顷刻间被击毁。3月底,进军镇海,法军遭到招宝山炮台的中国军队还击,法军主舰后舱起火,只有退回。

    1885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十天后,法军侵占镇南关,后因兵力不足,焚关而去,退至文渊、谅山,伺机而后动。老将冯子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材临危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整顿军队,部署战守,获得军情得知法军必将再犯镇南关。将众将领召集在军帐之中训话道:“法军进犯镇南关之时因兵力不足而退去,这次前来必将倾巢而出,”之后冯子材命身边的卫士走上前打开地图,道:“镇南关是通往我大清重要的关隘,镇南关一旦被攻破,其西南门户洞开,云南、四川、贵州将会首当其冲。”随后在隘口抢筑一条横跨东西两岭,高七尺,长三里,底宽一丈的长墙,墙外深掘堑壕,筑成了较完整的防御阵地。

    3月23日,法军兵分三路,再次大举进犯镇南关。大兵压上城墙之外,大炮推上前,法军统帅骑上高头大马缓步走上前,拔出腰间的佩刀挥上前,呼道:“开炮。”炮轰长墙,而后大军扑上。七十高龄的冯子材将军手操战刀,亲率大刀队,大呼一跃出墙与敌军拼杀在长墙之外,其子相华、相荣带领守城的官兵跃出一阵砍杀,此景激励全军将士,像决堤的洪流一样涌出城墙,势不可挡。一时间枪炮声停息,硝烟飘散,两军混战成一团,相互厮杀,敌军的阵势顿时乱成一团,而后苏元春、王孝祺、陈嘉率大军冲出,三面攻击,经过两天顽强激战,法军败退。

    此时,老将冯子材亲率大军趁胜追击,法军统帅尼格里见大军奔来,吆喝声,喊杀声响彻云霄,顿时落马摔成重伤,两名法军将领为掩护尼格里出逃被生擒。

    捷报传到朝廷,光绪皇帝受到捷报之后,满心欢喜道:“好!打得好啊!将此报传下去可激励我大清全军将士的斗志,对参战将士嘉奖,官升一级,对于望风而逃的官员重惩,贬官斩首或削职永不叙用。冯子材老将军老当益壮赐布匹粮食千石,俸银增至二十万两荣归故里,不用上报直接下达。”

    中堂大人李鸿章上前来,道:“皇上,凡事适可而止,不可再挑起战事。”

    身后的两宫太后,道:“李中堂可有什么策略?”

    “与法方签订停战协议,从整个局势来看,敌军在海上势如破竹,而我大清却无还手之力。我们可借此停战,见好就收与民休养,借此休养之机建设一个属于我们大清国强大的海上战舰,只有这样才能抵制强敌入侵。”

    “好吧,就按李中堂的意思去办吧。”

    光绪皇帝依然不服气,道:“母后,这样且不是我们大清认输了吗?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且不是寒了他们的心了吗?”

    “凡好战者,国必弱,我们大清几经战事,不宜再战,如今只有停战发展实力,这样才是我大清之中兴之举。汉朝的高祖在白登受挫之后远嫁公主和亲,发展实力,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六十年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开疆扩土。在隋唐时期,唐高祖起兵逐鹿中原,建唐之初,突厥南下,太宗皇帝杀马结盟,远嫁公主和亲稳定内局,国力日强,从防御转向进攻,灭**厥,征服吐谷浑,灭高昌,平焉耆,灭薛延陀,征龟兹,在征服西突厥,海内臣服。皇上,凡成大事者忍常人之所以不能忍,发展国力,一击如雷霆之势,就像武帝和太宗皇帝一样,四海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