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生死茫茫风云变(上)-第2/3页

加入书签
    公子启及其使者坐在案桌之前,一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放在口中,细嚼慢咽。旁边的宫女盛起一勺酒慢慢的倒在公子启身前的案桌之上的酒樽之中。对面的秦太子荡望着公子启笑面走过来,公子启一手拿起案桌旁边的酒樽望着秦太子荡。秦太子荡道:“师父,徒儿敬佩你,仰慕你,此酒可代替徒儿对师父的敬仰之情。”

    “太子严重了,今天是太子的大喜之日,此酒祝获太子大婚之喜,”公子启站立而起与秦太子荡相对,举起樽中之酒饮下坐下。随后,秦太子荡饮完樽中之酒返回到自己的位置之上坐下。

    “公子在巴国变革可谓使巴国富国强兵,以公子的才华到我秦国助寡人一统天下,施展自己远大的抱负,不知公子意下如何?”秦惠文王爱才惜才,拥有天下俊杰前来协助其完成统一大业,所以对于公子启在巴国,在苴国的事迹是了如指掌,故以此言将其说服为自己服务,加快其统一的步伐。

    “秦国在崤山以西,有群山为障,占函谷关为守,其他诸侯国基本上是无险可守,又彼此争战不休,内耗不断。秦王你远交近攻,击破各个诸侯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秦国历经三十多位君主,在这三十多位的君主之中竟有四位佼佼者,他们是政治领袖,军事统帅,谋略之深远六国之君是无法比拟的。秦襄公开山立国,奠定了秦国的发展的首座丰碑;秦穆公重视人才,先后获得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来辅佐,打败晋国,俘获晋惠公,又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回王位。他矢志扩张领土,虽在崤之战中败于晋军,但是并未气馁,而是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益国二十,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卫鞅,深彻变法,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秦王你虽车裂卫鞅,不废新法,重用贤臣张仪、樗里疾、公孙衍、魏章、司马错等,在这彼此倾轧、博弈、合纵、连横的漫长的岁月之中,这些诸侯国明明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朝秦暮楚的危害,却乃然觊觎领国的国土,相互征伐不断,而后虽有合纵抗秦,但是他们都是鼠目寸光,相互盘算虽国合而心不合,秦相张仪破其六国合纵之策,而导致彼此的盟约失去了效用。秦王胸怀天下之志,又有各个贤臣的辅佐,何愁不一统天下,威服四海呢?鄙人启只是一个落魄公子,承蒙秦王还能够器重就已经是感激不尽了,怎敢想到建功立业呢?为秦国一统天下呢?”公子启坐在案桌之前望着秦惠文王是侃侃而言。

    “公子难道想离寡人而去吗?”

    “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鄙人启在此感谢秦王的盛情款待,”公子启站出以儒家之礼行之。

    秦惠文王沉默一会儿,望着公子启道:“如果公子日后需要我秦国的地方,寡人当会全力以助。”

    公子启带领使团走出秦都咸阳,秦相张仪将公子启送出,公子启转身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秦相请回吧。”

    &nbs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p;“对,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公子一路多保重。”

    “秦相也要保重,”公子启退后几步站在马车之前以儒家之礼行之,秦相张仪回礼。公子启带领使团并没有返回苴国,而是扮成游学之士绕道去了齐国的稷下学宫,与四方游学之士把酒言欢,畅聊天下之格局。巴国之兵攻打苴国的平周城,现在的平周城之外是千军万马,将整个平周城围的是水泄不通。百万雄兵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平周城,箭淋如同雨下,城池之外是尸横遍野,尸体将整个护城河都填满了,染红了。平周城是苴国之一重镇,平周城失守苴国堪忧也,只有调三城的二愣子镇守平周城。

    “巴军此次攻打苴国的平周城其真正的意图是想攻打三城,三城经公子启的改建,目前是兵精将广,居、邕、庸三座城池相连,城固。敌军如果攻下三城可养其兵马直接攻打苴国的都城,然而平周城是边防之重镇始终是孤立无援,三城却不同,如今有居、邕、庸三城相连,易守难攻,三城之间可相互援救,其城墙之上是兵马畅通无阻,比攻下一个平周城是更加的有益。一个是边防之重镇,一个是城坚易守 ,二者都是苴国的军事重地,平周城被攻陷,将会对苴国是一大威胁,因此大王可能调我镇守平周城。敌军将会对平周城是围而不攻,困住我转而攻打三城。敌军是来势汹汹,你可坚守不出,将这里的情况派出信使告诉公子,等公子的援军到来里应外合,”二愣子望望墙上的地图,转身面对苏武及其众将领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