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来如风雨枝惊鹊,去似微尘夜鸣蝉-第2/3页

加入书签
    二人决定,大家一夜几乎未合眼,休息两个时辰。早餐后全体出发,目标——江流县賨人谷。

    两个时辰后,大家洗漱就餐。正准备出发之时,僧惠达带着两个武僧到了。郭靖、张三丰出迎见礼。郭靖抱拳问安说道:“僧惠达大师安好。”僧惠达合十还礼,微笑说道:“大宋三侠之二侠到我川府,老衲如何能安好?二侠肩负武林正、副盟主,如在此地受得委屈,天下武林岂不是都要怪罪老衲么?”

    郭靖、张三丰没想到,僧惠达大师还是个风趣的和尚。当年在牛家村武林大会之上,僧惠达大师可是宝相庄严的。

    张三丰抱拳施礼,说道:“匆忙之间未到太平兴国禅院看望僧惠达大师,已经是失礼,今日竟烦劳大师上门,晚辈们汗颜难对,还请大师宽宥。”

    僧惠达说道:“天下武林是一家,老衲也不与二侠客套了。今日老衲前来,就是为二侠做向导而来。看各位已经收拾停当,就此出发吧。”郭靖高兴地说道:“僧惠达大师当向导,我兄弟而让二人感激不尽,如此甚好。现在就出发!”

    一路上,僧惠达介绍賨人的来历。

    賨人是巴人的延续。巴,实则是一个象形字,意思为蛇。《说书·巴部》解释说:“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蛇),象形。”《山海经》也有“巴蛇食象”的记载。

    蛇,是巴的本义,由蛇之形,又产生了巴的引申义。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在《三巴记》中这样写道:“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即此水也。”

    从最初本义为蛇的巴,到巴山、巴水、巴人、巴方、巴国,生活在巴地的人便自古崇蛇,对蛇有着敬畏之心,把蛇视为神灵或先祖的化身。

    《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记载如下:“桓帝时,陇西太守冯绲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说的是东汉末年的车骑大将军冯绲,打开官印箱子,看见两条赤蛇的典故。传说这两条赤蛇化为女子,助冯绲征战——建功立业。

    冯绲卸甲归田后,回到流江县老家,在万春桥居住附近一直到终老入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墓。

    而两条赤蛇回到賨人谷继续修炼。据说两条赤蛇已经寿数千年。红衣教教主——天蚕圣女红莲,就是两条赤蛇的二弟子。大弟子正是那西毒欧阳锋!当年欧阳锋学成武功,违背终身不出谷的誓言,逃出賨人谷。回到白驼山自创门派,成为天下五绝之一。

    听到此处,郭靖与众人唏嘘不已,千年赤蛇竟然收弟子传武功。实在匪夷所思!

    此时白猿悟空:“吼、吼......”几声。张三丰笑道:“悟空师弟,莫非你也能收弟子么?”白猿悟空将食指插入宽大的鼻孔,点点头。意思是说:“赤蛇能收徒传武不稀奇,我悟空也能做到。”

    众人开怀大笑,斗武救人的凝重刹那间被轻松愉悦取代。

    进入流江县境内,路过一处‘万春桥’。古朴的拱桥凌驾河水之上,拱桥两侧是飞檐亭台与粗壮的古树。其中有一株千年黄桷树,有几股树干虬然绞合凌空探出,下首似龙似蛇,凶恶之势,让人怦然心悸。

    万春桥下,河水缓流、清如明镜。不远处就是连接两岸的踏步石,人在石上走,河水石间流。好一派淳朴的民风,和谐生活的景象。

    踏步石一侧,还有一块两丈有余的平整石台,称为‘戏仙台’。传说在最美的夜晚,会有两位仙女在此台上翩翩起舞。

    过万春桥不远是几处耸立的汉阙,汉阙上的图腾兼具龙与虎的特征,神威兼具。

    汉阙之间有有一块石碑。记载着:賨人李雄率部占领成都,被拥戴为“成都王”。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年号晏平(后改国号为汉,称为:成汉)。版图扩大到四川全境、云南、贵州北部。賨人李雄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