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如果有来生-第2/2页

加入书签
    姜洋感叹:“这歌词写得不错哦。”

    “那当然了,矮大紧还是有些才华的。他的同桌的你知道吧。”

    “知道,那个略俗了点。”

    “嗯,我也觉得,歌词太直白了反而不美好。”

    “可这歌词你能理解吗?你从一座叫我的小镇经过……”

    “我觉得文字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多义多内涵。不同的解读都有一定道理。比如我理解就是你出现在我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坦诚布公地愉快地交往……”

    “嗯,反正是讲述一段爱情或是感情的故事。”

    “也可能他这段歌词讲了两世的故事。”

    “这是怎么理解的?”

    “你看他这一段,我穿过金黄的麦田去给稻草人唱歌,等着落山风吹过……这是今世,她在回忆前世的过往。或许她前世是只鸟或者其它的什么。”

    “哈哈,可以这么理解。可这一段:他会自己长大远去,我们也各自远去,我给你写信,你不会回,就这样吧。你怎么理解?”

    “他这段歌词我觉得有拟人的倾向。就像一对鸟一样,相爱了,在一起了,抚育后代了。后代飞走了,他们也各自分开了。毕竟,一夫一妻、白头偕老并不是大自然的常态,而是一种违反自然的现象。”

    “可作为人,你不觉得太冷酷、太绝情了吗?”

    “不啊?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不可能一生一世都在一起。或许是生离,或许是死别。或许是一两年的缘分,或许是几十年的缘分。反正总有分开的一天。没谁能长生不老对吧?”

    “唉……”

    “矮大紧有美国的生活经历,应该也有点欧美人的亲情观念。比如,很多欧美父母把儿女养到18岁就一拍两散了。”

    “是啊,我前几天看一部电影《少年时代》。一个单身母亲把一双儿女养到十八岁,送他们出去上学以后,就立刻把大房子卖了,换了套小房子。儿女回家来就再也没地方住了,只能住宾馆旅店。”

    “我觉得这样挺好。我不认为我国的父母们比西方父母更有爱心,他们只是缺乏独立人格。”

    “哈哈,你这么看你的父母?”

    “本来嘛。尤其六零后、七零后这几代人。他们信仰破灭、失去理想,就把孩子当唯一的信仰了。甚至有一种要跟孩子同归于尽的劲头。”

    “哪有那么严重?”

    “只是一个比喻嘛。你的父母呢?”

    “这个……”

    “哼!老实交代,你到底是不是我叔叔?”

    “唉,只是一个称呼嘛。”

    “那我们有没有血缘关系?”

    “这个,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我也是你的长辈!”

    “讨厌!”

    “对了,你太爷昨晚怎么没回来吃饭?”

    “他忙着吧?”

    “他不是退了吗?忙啥?”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