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1章 兵临!-第2/6页

加入书签
    杜衍没有说话。

    李迪讥讽的道:“不甘心就憋着……你杜衍做官做了也有几十年了,在河西待了也有八年了,到现在还没有参透为官之道。

    名声?

    名声有百姓重要吗?

    我们当官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不是为了自己。

    要是只求名声的话,那还做什么官?

    去文昌学馆教书好了。

    教一个桃李满天下,美名一定可以传遍天下。

    既然做了官,那名声就是最无关紧要的。

    做官,首要的是维护朝廷。

    其次是维护百姓。

    名声比起朝廷和百姓,微不足道。

    我们只要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哪怕被人成为屠夫、刽子手,那也甘之如饴。

    做官最怕的就是本末倒置。

    一味的追求名声,却忘了自己做官的根本。

    那就不配为官。

    这一点,寇季比你看的要清楚。

    所以寇季现在是我大宋枢密使。

    而你杜衍,却只能在河西吃沙子。”

    杜衍脸色难看的低下头。

    李迪见此,叹了一口气,“老夫心里清楚,似我们这种人,内心深处都有自己做官的坚持,轻易不会动摇。老夫不想改变你的坚持,只想让你在闲暇之余,多看看百姓。

    多为百姓做一点事,也比你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声要好。”

    杜衍显然不愿意跟李迪讨论这个问题,所以依旧闭口不言。

    李迪见此,也没有再多言。

    该说的,他已经说了,能不能悟,那就看杜衍自己了。

    大宋如今一日一变,变化的中心就在赵祯和寇季身上。

    他们不仅掌控着大宋的大权,也掌控着大宋的一切变化。

    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踏踏实实为百姓、为朝廷做实事的人。

    而不是那种为自己追求名利的人。

    不符合他们心意的人,一辈子也入不了他们的眼。

    入不了他们的眼,就进不了中枢。

    就算想尽办法、费尽心思进了中枢,也不会有太多话语权。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别看吕夷简三人在朝堂上威风凛凛的,但他们其实已经没有太多话语权了。

    他们三人现在,顺着赵祯和寇季的心思说话,那他们说的话就好使。

    他们若是跟赵祯和寇季对着干的话,那他们说的话就一点儿也不好使。

    再过几年,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会减弱。

    朝廷路改府制,确实没有动官员、世家大族的利益。

    但官员和世家大族也没有从中得利。

    真正在朝廷路改府制中得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祯,一个是寇季。

    朝野上下所有人都盯着各府的知府、监察使、镇府将军的位置。

    却没有人在意,府辖下的各州,多了一些新面孔。

    那些从天圣馆里走出来的寇季的门生,如今都悄无声息的散布到了大宋遍地,成为了一州知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