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9章 问题的关键是生儿子?(两更一万二千七!)-第3/7页

加入书签
    新老武臣若是放下了成见跟文臣斗,那也是有一拼之力的。

    赵祯若是偏向一下武臣,武臣能趁势崛起,压着文臣,那也是能做到的。

    寇季以前一心想混文臣之列,是因为知道大宋的国策,知道大宋重文抑武,混武臣没前途,迟早会被文臣压着打。

    可如今的大宋,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压着谁,看的不是国策,而是赵祯的心思。

    在文臣和武臣的力量可以分庭抗争的时候,赵祯偏向谁,谁就能在朝堂上占据优势。

    更关键的是。

    枢密使也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好。

    都是为江山社稷服务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议论兵事,在兵事上发表见解。

    枢密使也可以议论民政,在民政上发表见解。

    也就是说无论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是枢密使,都能参与到朝廷所有政事的讨论中。

    唯一的区别就是,真正到了需要决策的时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能代替官家作主,枢密使不能。

    “官家需要臣出任枢密使,臣出任枢密使就是了。臣是官家的臣子,自然得听从官家的吩咐。”

    寇季笑着说。

    虽然寇季不太愿意去出任枢密使,但赵祯需要,寇季也就鼎力支持,毕竟二人有共同的目的。

    只不过,我出任了枢密使,那还要朱能出任枢密副使干嘛?

    寇季心里在问。

    赵祯却不知道寇季的心思,他见寇季答应了,笑道:“那就委屈四哥在枢密使的位置上坐镇几年,等四哥卸任枢密使的时候,就是四哥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时候。”

    寇季失笑道:“官家是在许诺吗?”

    赵祯笑道:“朕难道没资格许诺?”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官家自然有资格许诺,只是臣记得,出任枢密使的人,就不能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赵祯大笑道:“谁说的?有国法可循,还是有祖制记载?满朝文武自己定下的规矩,朕就得遵循了?谁出任枢密使,谁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朕说了算,还是他们说了算?”

    寇季也跟着笑了起来。

    赵祯说的对。

    朝堂上的一些小规矩,那是朝臣们和之前的君王心照不宣的定下的,又或者是朝臣们自己心照不宣的定下的。

    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昭告天下。

    赵祯身为大宋主宰,也可以当它们不存在。

    寇准曾经劝诫寇季求学的时候,告诉过寇季,大宋朝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刑不上大夫’。

    可现在的大宋朝有吗?

    没有。

    谁若是高喊一句‘刑不上大夫’,估计会被人笑死。

    要是有人当真,那些死在寇季监斩下的大夫们,估计会哭死。

    笑过以后。

    赵祯对寇季道:“既然四哥答应了,那朕回头就草拟诏书,任四哥为枢密使。”

    寇季拱手道:“多谢官家厚爱。”

    赵祯摆摆手,道:“朕记得,朕登基之初,还很年幼,一直有一个给四哥封大官的念头,想不到短短数年,就实现了。”

    寇季笑着道:“满朝文武当时可都没当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