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第3/5页

加入书签
    很难说得清楚谁对谁错。

    若折家没有坐镇府州,宛若藩镇,朝廷也不需要有如此多的顾虑,更不用担心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除了折家军以外,无强军可用。

    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那是朝廷最重要的边陲,也是四战之地。

    若是没有折家,朝廷一定会派遣大将、派遣强军坐镇折家所在的西北地。

    所以朝廷如今在折家所在的西北地无强军可用,有朝廷的责任,也有折家的责任。

    折家所在的西北地,虽然有折家军镇守,但朝廷不应该一直依赖着折家,放松对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兵马管束,导致今日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除了折家军以外,无强军可用。

    折家包揽了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一切军务、兵事,全然没有想过折家群龙无首以后,折家所在的西北地会陷入到一个十分窘迫的地步。

    所以折家和朝廷都有错。

    但折家和朝廷也不是为了故意犯错。

    折家身为朝廷唯一一个拥有兵权的将门,朝廷自然要借着西北兵事,不断的消磨折家的力量,不然折家坐大,朝廷可就危险了。

    而折家之所以包揽了西北地的一切军务、兵事,全族扎根在府州,不愿意入京一步,也是为了自保。

    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的时候,折家家主折御勋被封为永安军留后。

    留后就是大宋承认的藩镇。

    但凡归降了大宋,并且得到了大宋承认的藩镇,都会加一个留后的职位。

    折御勋也就守着留后的职位,一心一意的帮大宋戍边,甚至还动过几次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心思。

    只是他这种心思生出来没多久,就被新继任的太宗皇帝赵光义给扼杀了。

    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当年,立马改任永安军留后折御勋,为永安军节度使。

    太宗皇帝赵光义是什么心思,折御勋知道的清清楚楚。

    太宗皇帝赵光义就是借着这种改任的方式,取消了折家藩镇的名头。

    对此,折御勋倒也没有在意。

    只是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不久以后,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心生警兆,放弃了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心思。

    南唐后主李煜、蜀国后主孟昶等归降了大宋的亡国之君,先后暴毙。

    折御勋觉得,他若是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话,下场估计跟这些人差不多。

    所以他果断熄灭了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心思,选择一直留在府州。

    折家留在府州是为了自保。

    大宋朝廷一直借着边关战事消磨折家的力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在这件事上,单纯的论谁对谁错,很难掰扯的清楚。

    杨家老太君主动请缨,寇准、王曾二人仅仅推辞了一下,在杨家老太君执意请缨下,他们也没有再开口拒绝此事。

    此事算是定下了。

    有杨家老太君出面,折家军必然能够听从朝廷的命令,配合朝廷的兵马抵御辽人。

    寇准叹了一口气,道:“那就让寇季去一趟银州和麟州吧。”

    王曾赶忙道:“我这就让人去拟旨。”

    资事堂门口。

    寇季愣愣的站在那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说是请他过来商量事情的,可他人还没到,就已经商量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