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五官殿,十种轮回,菩萨果,誓度众生

加入书签


    以下为网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王钟看到了白玉殿门,整个殿门都是有白玉雕成,和阴间的阴森截然不同,反而有几分气势恢宏的感觉。门口朵朵莲花出现,阵阵藏香,种种瑞祥,五殿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阴曹地府,十座殿堂五殿为主;

    十八地狱,百种刑罚以法正道。

    五殿阎王殿内,冷气纷纷。

    “真人千万不可随便乱吃阴间的东西,不然难以还阳,就是还阳了也会身得重病,三花不聚顶,五气不朝元。”

    崔判官郑重警告道。王钟也在道宫的典籍中看过相关记录,自然不敢胡乱吃阴间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阴气所化,对鬼物来说是大补之物,对阳间人来说却是刮骨的钢刀,王钟虽然不是普通人,但也没有必要冒这个危险。毕竟就算不能让他变为凡人,也会有损修行

    “这里就是判定轮回的地方”

    “根据前生的功德罪孽,他们会被阎罗王判定种种去处”

    “真人有缘到此,我就在这里为真人说说,希望真人有机会回传阳世,也让他们谨记头上三尺有神灵”

    崔判官一脸肃穆的说道:

    “轮回转世分为十等,头等人,成佛做主;二等人,官封侯门;三等人,朝郎驸马四等人,文武大臣;五等人,荣华富贵;六等人,大街叫贫;七等人,投驴变马;八等人,走兽飞禽;九等人,下世猪狗;十等人,鱼鳖虾群。”

    “希望阳世之人多修功德,少造罪孽,近年来道德缺失,六道中畜生越来越多,人身越来越少,更别说成佛作祖”

    崔判官有些叹息的说道。

    “既然畜生越来越多。为什么地球上的人类数量不减反增”

    王钟有些纳闷的说道。

    “地球只是三千世界中的一个,所有的大千世界都是相通的。宇宙是无限大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没有显灵。宇宙及世界都是无限的,众生也是无限的,那些伟大的圣贤豪杰为了他们自己的愿力来到我们的地球世界,从事教化这世界众生的工作,当他们的任务完成到某一预期程度时,他们就会离开这地球世界而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依据他们的愿力去教化另一世界的众生。他们以无限的愿力往返于无限的宇宙、世界间,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以我们这个极其有限的时空观念来探索他们的来龙去脉,自然是莫测高深的事了。因此若以他们显灵与否来批评他们的存在,就大错特错了。”

    崔判官没有任何的不耐烦,反而主动的为王钟说了很多地府的秘辛,显然是希望借助王钟的口传达给阳世活着的人

    王钟也十分仔细的听着,生恐漏下一丝一毫。过去经常有神灵借助凡夫的身体宣扬地狱的苦楚,警告世人。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关帝觉世圣经和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两本书都是神灵降临,以扶鸾的形式书写。

    觉世经是关帝降笔的训示之语,全文约640余字。撰作要旨是使世人醒悟,俾知改过迁善。在内容方面,与感应篇相比,阴骘文的佛教色彩比较浓厚。而觉世经儒教的色彩比较强烈,好比开首两句强调忠孝节义为立身之本,要人们遵行:「帝君曰: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之事」。

    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阴骘”一词,其源盖出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们,这是古代比较简单的天命论思想。在阴骘文中,“阴骘”具有天人感应的含义,要求人们自已多积阴德阴功,就是说行善做好事不要到处张扬,只是阴悄悄的去做。即使个人独处而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以此为条件,洞察一切的文昌帝君就会暗暗保佑你,赐给你福禄寿。此书成于太上感应篇之后,有各种手抄本、刊刻本,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辑要集,另外昭代丛书别集、三益集均有收录。“阴骘”原指“阴德”,这里的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是读书人的偶像,一般认为有才华的人如李白、包拯都认为是文曲星下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