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攻心之策

加入书签


    张鲁和手下商议半天,也没有商议出个结果。忽闻手下来报,言韩遂派使者成公英求见,已然过了阳平关。张鲁手下谋士阎圃说道:“听闻韩遂与那马超如今势不两立,那马超空有神威天将军之号,在计略上却差韩遂许多,如今已经死死被韩遂压制在武威一地。马超与豫州裴行交好,如今这裴行意在汉中,正是我们与韩遂联盟的契机。成公英此来相必也是为了此事。”

    张鲁闻言点了点头,问道:“那依先生之计,我汉中又当如何?”

    阎圃说道:“此事不必着急,待成公英入城之后,了解了韩遂的打算,再定不迟。如今裴行已占据东三郡,兵锋直指南郑。南郑之东有一城名为城固,为南郑东面屏障。主公可派遣一军至此城中固守,如此可保南郑无恙。”

    张鲁闻言大喜,汉中原有六万大军,杨任已然死于上庸,手下一万大军死伤殆尽,杨昂率军一万驻守阳平关,杨柏率军一万驻扎于定军山,城中兵马只剩三万。张鲁于是派自己兄弟张卫率兵一万进驻城固。待一切安排已定,张鲁才松下一口气,静待成公英的到来。

    此时,成公英已经接近南郑,边走边思考来时韩遂对自己说的话:“军师啊,如今河北久攻邺城不下,江东孙策又在寿春蠢蠢欲动,那裴行在东三郡打得风风火火,曹操特意写信邀我在解决马超之后,转战汉中,务必遏制裴行,不可使汉中落入其手。现马超在武威,一时难以攻下,我军粮草辎重不足。此去汉中,你务必要与张鲁达成协议,我军可出兵相助,只需其提供粮草辎重即可。”

    成公英心里明白,韩遂和马超已成不死不休之局,但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马超,也不现实。如今军内已然缺粮,韩遂军攻势难以为继。若阎行支援汉中,以韩遂的脾气估计带的粮食顶多刚够到汉中的,剩下的就看张鲁的了。我帮你打仗,总不能不让吃饭吧。到时候把没饭吃得士卒都派过去,汉中物产丰富,吃不穷的。等回去的时候说不定还有机会把阳平关拿下,这样一来,汉中就像粮仓一样,随用随取了,要知道穷怕了的韩遂早就对汉中垂涎三尺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张鲁感觉不借助外力不行,不过成公英已然听说杨任一万大军已然全军覆没,对于完成任务的信心也多了不少。依照惯例,成公英到达南郑之后,第一站依然是杨松府上。

    果然,在杨松一番操作之下,当张鲁见到成公英之后,双方进展十分顺利,展开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并迅速达成了一致。韩遂将派一万西凉骑兵增援汉中,而粮草辎重由汉中提供。张鲁拿些钱粮就可以雇佣一万如狼似虎的西凉骑兵,韩遂得了一大批钱财,又有人帮着养兵,双

    方皆大欢喜,摩拳擦掌,准备让裴行有来无回。

    不出三日阎行率领一万骑兵赶到南郑,不能不急啊,都快断粮了。张鲁把西凉骑兵安排到城固附近,坐等裴行来攻。不过左等右等,却丝毫没有消息。原来,顺利攻下东三郡之后,裴行与诸葛亮、赵云等人商议,均觉得这汉中不好打。且不说地势易守难攻,进攻路线也只有一条大道,缺乏出其不意之效果,单是这狂热的五斗米教徒,就够难对付了。为此,裴行特意向廖化重点了解了太平道的一些往事,弄得廖化大惑不解,心说你不也是太平道出身吗?还要问我?

    经过详细了解,裴行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太平道的内情。这太平道果然和五斗米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张鲁祖父张陵,是西汉开国大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年轻时入鹤鸣山修道,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今称正一派)。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有称五斗米道。世人尊称其为“张天师”。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同样出身五斗米道。后回中原传道之时,张角阴差阳错获得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遂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自创太平道,最终发动了轰动天下的黄巾起义。而五斗米道经张陵、张衡、张鲁三代,也已经发展成为政教一体的割据势力。

    裴行听廖化这样一说,心中暗叹前世演义害人不浅,自己把张鲁想得太简单了。如今一看,这张鲁在汉中甚得人心,凭自己目前手中的兵力,要想拿下可并不容易。何况如今东三郡初下,军队也需休整。裴行思来想去,想着亲自去汉中探查一下情况。刚一提出想法,就被手下众将拦住,吕玲绮更是将其拉到一边,训得晕头转向:“你一个人逞什么能,去汉中,出事了怎么办?想让老娘守寡,想都别想。你信不信,你要出了事,我第二天就改嫁。”一顿话噎得裴行直翻白眼,不过也更体会到了爱妻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只是表达方式有些另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