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蒯祺的疑问,诸葛亮说道:“姐夫勿忧,亮若无十分把握,断不会如此。南阳与荆州固然恶战多长,彼此都有损伤。不过战场之上,本来就你死我活,况且姐夫也根本没有参战,豫州牧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此怪罪与您。你看那魏延魏文长……”说到这里,诸葛亮没来由的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烦,一时停住了话语。
蒯祺正听得入神,此时忙道:“魏延如何?”
诸葛亮摇了摇头,压下心中莫名其妙涌现出来的厌恶感,继续说道:“那魏延曾经与文聘、蔡瑁一起伏击裴州牧,险些使其丧命。如今降了豫州,不但没有受刁难,还被封为儒林校尉。所以姐夫不必担心。另外,姐夫虽为蒯氏族人,平心而论,那蒯良对你如何?”
蒯祺想了想,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想那蒯良蒯越在襄阳为官,却将蒯祺打发到房陵,虽然做了一方太守,但夹在汉中与南阳之间,已是难受。最近占据上庸、西城两郡的申家对房陵也是虎视眈眈,蒯祺虽然已经向襄阳求援,但得到的确是蒯良一封鼓励自己死守城池的信。如今荆州被南阳和江东压得喘不过气来,刘表都有心将治所迁到南郡,也实在没有心思搭理这房陵郡了。
见蒯祺默然不语,诸葛亮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既然如此,姐夫何苦要一条路走到黑呢?荆州处四战之地,刘表又优柔寡断,毫无进取之心,早晚必亡。南阳赵云、甘宁、魏延等将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有徐庶、沮授出谋划策,荆州早晚被其所得。姐夫若今日开城投降,他日也可保蒯氏一族安然无恙。还望姐夫好生思量,若被其破城而入,则万事休矣。”
蒯祺内心挣扎不定,看了看妻子那期盼的目光,心有所动,却始终下不定决心。此时忽然外面有士卒来报,言豫州军已经拉开架势,投石机安装就位,眼看就要攻城。蒯祺长叹一声,说道:“罢了,孔明可去禀报豫州牧,就说我蒯祺愿意开城投降,还请州牧莫要惊扰了百姓。”
诸葛亮大喜,安慰道:“那是当然。豫州军仁义之师,姐夫放心。”说完就急匆匆得出门而去。房陵城下,魏延到中军禀告,言万事俱备,请裴行下令攻城。裴行心知魏延已经憋了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急于求战,不过裴行还要等待诸葛亮消息,对魏延说道:“传令三军,擂鼓!不过先不要急于进攻。”魏延有些泄气,自去传令。
过了片刻,鼓声大作,军队士气为之一振。裴行远远望见房陵城门一开,诸葛亮优哉游哉地走出城门,忙下令全军勿要妄动,别一个不慎把这卧龙弄成死龙,那就大事不妙。待诸葛亮来到中军,言蒯祺已然说服,裴行大喜:“孔明出马,果然不同凡响。”此时城门再次打开,蒯祺率领全城
文武出城投降。裴行忙让诸葛亮引着,率领众人来见蒯祺。
蒯祺见裴行来到,忙跪倒在地,拱手将大印奉上,言道:“豫州牧在上,蒯祺有礼了。还望州牧善待房陵百姓。”
裴行忙扶起蒯祺,说道:“那是自然。先生无须多礼,今日起,这房陵太守之职还需先生担当。你我同心协力,共同为大汉效力。”
蒯祺心说别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好不好,既然都是汉臣,你来打我干什么。不过蒯祺没有想到裴行依然让他做太守,心中也是感激,也就没了再搞小动作的心思。这年头,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啊?蒯祺忙施礼谢恩,再表忠心。
裴行又嘱咐房陵众文武务必要同心协力,上报天子,下安黎民。众人皆拜服。蒯祺领着裴行回到太守府中,众人设宴,席间裴行问起蒯祺上庸、西城情况,蒯祺娓娓道来。原来此时这两郡被申耽、申仪两兄弟占据。虽然三国游戏中这两兄弟是十足的废材,没人愿意用,可实际上这申氏一族却是当地豪族,不可小觑。申耽、申仪把这两郡打理地也是井井有条,甚得民心。而且这申耽、申仪两兄弟颇有自知之明,并无争霸天下之心。他们不仅与汉中张鲁相通,曹操封申耽为将军,使其领上庸都尉时,他也欣然接受。裴行一听,合着这二位是典型的墙头草,随风倒。不过这也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无论归附于谁,都无人能够撼动申氏一族在当地的地位,这可能也是乱世之中为求自保的无奈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