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见张允目光闪动,心知已经在其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只需待其生根发芽,自己就可以收获胜利果实了。裴行心中暗乐,吩咐手下将此信送入新野。
文聘这一天过得纠结不已。上午在新野城头听到淯水方向杀声震天,知道荆州终于派水军来援,心下激动。不久,见城下豫州军大营军马调动,文聘还有心出城偷袭。不过慑于豫州骑兵的超强机动力,文聘思考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裴行也确实让吕玲绮在暗处准备,只要文聘敢出城,就让其回不了新野,文聘的谨慎还是救了他自己一命。此时,天已过午,又看到豫州军马回营,还押回来了不少荆州士兵,文聘的心就凉了半截。本来以为荆州最起码在水军方面还占有优势,如今一看,还是不行啊!
文聘正在发愁,忽然城下有一豫州小卒打着白旗缓缓靠近,言有书信相送。文聘摆了摆手,让士卒放下一个篮子。那豫州小卒将书信放于篮中,转身就走,生怕后面射出冷箭,那就死得太冤了点。文聘打开书信一看,瞬间就知道荆州水军兵败的原因,至少有一半在这倒霉的主将张允上。不禁心中暗暗埋怨刘表:“上次张允败得还不够惨吗?若是蒯良领兵,甚至是蔡瑁,都比他强的不是一点啊!”不过文聘也知道张允毕竟是刘表亲戚,自己虽然也深得刘表赏识,但毕竟不能和其相比,所以面对这封张允所写得劝降书,文聘也非常头疼。若是张允因此死于阵前,自己少不了得去刘表面前解释。文聘心中甚至有些后悔刚才为何不提前一箭杀了那豫州士卒,收不到信就不用纠结了。
如今豫州军围三阙一,城内民心军心都不稳,许多居民出城避难,豫州军倒也不拦,有时还施与一些钱财干粮,倒是颇得好评。文聘心知豫州此举乃是收买人心,不过自己也可加以利用。经过再三思量,文聘觉得只能将此情况报与襄阳刘表定夺了,遂写下一封书信,交于手下亲兵,令其混在出城南逃的难民之中,趁机回返襄阳。
自书信送至城内之后,裴行就吩咐裴光时刻注意难民,务必要将混在其中的士卒找出。裴光兴致勃勃的率领一众手下时刻盯着南门动向。忽见城门一开,果然又放出来一批难民。看一众手下跃跃欲试,裴光悠然道:“莫急莫急,先在后面慢慢坠着,等这群难民分散开来,直奔襄阳的多半就是送信的了。”一众手下顿时纷纷高呼:“老大英明!”让裴光颇为自得。果然,裴光等人悄悄跟在难民身后,见其中两人直奔襄阳方向,一拥而上,将其擒获,搜出了信件。裴光回到大营,将信件交于裴行,获得了后者的高度称赞,一时得意洋洋,看得裴行忍不住吼了他一句:“你要控
制住你自己!”这才恢复正常。
裴行将书信打开看了一看,递给了徐庶,说道:“军师,文聘果然坐不住了。就劳烦军师将这信改上一改,以备后用。”徐庶接过书信,笑道:“主公举一反三,将这离间计使得出神入化,高!实在是高!”听到徐庶此言,裴行脑中忽然出现“地道战”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徐庶那儒雅的形象慢慢和那个胖翻译官重合,那自己岂不是……裴行赶快摇了摇头,将这可怕的设想抛出脑外,说道:“但愿真能如我等所愿,若能减少士卒伤亡,善莫大焉。”沮授在旁闻言,心中将裴行与袁绍相比,最起码在爱护士卒方面,强得不是一星半。原来,徐庶和沮授根据张允的性格,量身打造了一出离间计,欲要算计霍峻。但是经过裴行的发扬光大,将文聘也算在其中,确实让徐庶和沮授佩服不已。
张允此时被囚在一座军帐之中,愁眉不展。裴行对他倒也没有虐待,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张允想着,依文聘的性格,这位宁死不屈的主,能投降才是怪事。眼见夜色已深,张允忽然听见外面有些动静,起身观瞧,外面忽然闪进来两个人,把他吓得好悬没喊出来。来人忙轻声道:“张将军莫慌,是我。”张允定睛一看,正是其手下亲兵张一,另一人却不认识。张一说道:“将军,随我来。”见张允还在犹豫,二人一把拉着张允出了大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