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进楼容易出楼难

加入书签


    冷春秋道,本来能够双赢,何必双输呢?一双冷冷的眼睛,望着病梅先生,似在询问。

    说得对,何必双输。这样我答应你们的条件,你还我才子斗,吴真却要帮我。

    表哥,你真要涉险去那个汗青楼?小龙太子分外关心吴真,毕竟是亲戚,虽然相见不久,却分外投缘。除了小龙太子的关心之外,那就是樊於美,但是她却没有说话,只是用一双美丽又忧郁的眼睛看着吴真。

    病梅先生道,我有一件事情,要单独和你说。手拉向吴真。

    小龙太子道,既然光明正大,何必藏头露尾。吴真赶忙拦住。

    二人在内屋不知道说些什么,不一时,吴真出来,附耳在小龙太子耳边,说了几句,小龙太子一声不出,走出屋门,院门,踏着满地的落雪而去。

    众人便和病梅道人、去利童子一起进入正屋,一进去便大为震惊。谁也想不到,在这样一个普通的院落,一间普通的正屋内,居然别有洞天,二十四座汗青楼罗列在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病梅先生道,这就是汗青楼,我华夏二十四部史书,便有这二十四座汗青楼。我的才子斗正是用来计量分配“文运灵光”,配合这本册子,一丝一毫不能出偏差。病梅先生示意去利童子取来“文运灵光册”。

    吴真道,二十四史即过去的史书,已经经过的历史不容改变,您老看管这汗青楼,只是要让过去历史中的文运灵光正常运行,倘若出现差错会怎么样呢?

    不可想象。改变历史就是改变现在。冷春秋道。

    吴真忽然道,先生您看,元史汗青楼和明史汗青楼怎么会有股股黑烟冒出。其他汗青楼确是微白色的轻烟。

    这就是吴先生为什么要去汗青楼的原因。吴先生答应进入汗青楼用才子斗收回元朝多给的文运灵光,出来之后,再进入明朝将多余的文运灵光送到,此行便大功告成。

    如何进去,如何出来?

    登上虚名梯,走过衣冠渡,就能进入,想要出来,只等我“寻声呼名”,听到我的声音就能出来。

    那汗青楼外面的人,如何知道我已经得手呢?

    看汗青楼烟色便知。

    倘若在其中出了凶险怎么办?倘若出不来怎么办?樊於美关切的问,二手真人和柳成荫也紧紧盯住病梅先生,似乎他的脸上写着答案。

    其中的凶险,我并未进入过,实在不知。但是倘若出不来,历史改写,现在改变,宇宙坍塌。

    听得吴真额头流汗,冷春秋走近吴真道,吴兄我和你同去。

    回头对病梅先生道,不知道我们要进入哪个传主哪个年月?

    待我查来。病梅先生打开文运灵光册,仔细查看,眼睛随着手指在一行行字中游走,忽然停住道,你们要去杭州城郭,栆冢子巷。

    据史书所载,元朝卖笑妇女,不居城内,皆居附郭,计2万,皆能以缠头自给。

    为什么去这?

    传说隋唐时期战将单雄信被斩之后,他的兵器枣木槊被人遗落在此巷。枣木槊居然发芽成长为一棵硕大的枣树,故此得名栆冢子巷,此巷闻名,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有一处著名的勾栏瓦舍。蒙古灭金以后,关汉卿来到此地,他高才风流,创作杂剧,甚至亲自粉墨登场,日日留恋于勾栏瓦肆,其中呆的时间最长的勾栏妓院就在此地。二位事不宜迟,赶紧登上虚名梯。

    吴真和冷春秋登上虚名梯,经过衣冠渡。二人的衣衫却忽然变成了元朝的装束。

    元朝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朝代。元代最主要的服饰是蒙古的“质孙服”——冠、衣、履从上至下都用一种颜色,很单调。好在当时还可以穿保留唐宋遗制的汉服,但这种汉服不可避免地沾上了蒙古的元素,形象有些模糊。汉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头,无一定格式。蒙古男子,则戴瓦楞帽、棕帽及笠帽。元代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圆领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在元代以前,我国衣冠服饰的材料一直以丝、麻、皮毛为主,很少用棉布。棉花产自美洲、非洲及亚洲的印度、伊朗等地经南北两路传入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