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生死与共了这么久,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兄弟感情,所以在不违背大总管府和军情处的规矩情况下,路汶尽量地想让伯颜将來能把日子过得好一些,而伯颜也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听对方如亲哥哥一般处处替自己着想,不觉眼睛开始发红,拱拱手,哑着嗓子道:“记住了,哥哥你放心,我肯定把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然后等着你回來一起喝酒,届时,咱们兄弟一定要不醉不归。”
“兄弟,不醉不归。”大厨路汶笑着伸手,与他凌空相击。
双方在马上相对而笑,然后各自一拉马缰绳,分南北而去,从此,再也不回一下头,虽然明知道再次坐于一起喝酒,恐怕至少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也许,这一别就永无再见的可能。
怀着对好友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伯颜星夜赶路,五日后,已经抵达河间路东光,按照大厨路汶的安排,他在城中找了个安静的客栈更换了衣衫,从奉命出巡的大元军官,摇身一变,成了南下贩货的商客,随即,又在码头旁与前來迎接的船帮子弟搭上了线,由对方提供了新的坐骑和行礼,混在另外一伙要赶在新春前后前往淮扬的商贩中,悄然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虽然时值冬末,运河上已经完全行不得船,但南來北往的商贩,依旧络绎不绝,很多人都相信,明年冰消雪尽之际,淮安军肯定会沿着运河北伐,届时商路断绝,南货的价格在北方就会扶摇直上,所以,能赶在此前囤积一批,就相当于囤积了一批真金白银,无论战事如何发展,最后肯定都不会折本。
当然,几乎九成以上的商贩,都认为淮安军打到大都城下,只是迟早问題,一则五年來淮安军的战绩大伙有目共睹,二來,只有淮安军赢了,他们才能继续做生意发财,而一旦让蒙元朝廷赢了,则大伙就又回到了过去那种生命和财产都朝不保夕状态,那种日子,除了某些犯贱的腐儒之外,傻子才愿意忍受。
听了众人的议论,伯颜愈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民心的向背,从來就不体现在那些文人的嘴巴上,而那些当兵的,种地的,打铁的,做生意的,虽然不懂得如何颠倒黑白,一个国家打仗、收粮和缴税,却必须指望他们,如果连他们都中间的大多数,都认为淮安军不可力敌,你读书人即便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也早晚被打回原型。
越靠近黄河,他心中的这种感觉越清晰,特别是与徐州只有两三百里远的济州、滕州、沛县各地,简直每件事都是明证,老百姓能提起淮扬大总管府和淮安军來,就赞不绝口,对自家头顶上的蒙元官府,则嗤之以鼻,而地方官员和差役,也对就在自家眼皮底下的“背叛”行为,装聋作哑。
谁也不愿意在这最后的一两个月里,主动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沒主动祸害过百姓的话,万一淮安军打到家门口时來不及逃走,官吏好歹还能有条生路,而继续在距离徐州如此近的地方坑害百姓,被朱屠户的细作给记录在案了,将來江山易主之时,有人可就要去步张明鉴的后尘。
非但地方官吏们开始消极怠工,从济州到沛县的朝廷军队,也提不起什么精神,原本这附近最强大的两支人马,察罕贴木儿与李思齐二人所掌控的“义兵”,全都都被妥欢帖木儿父子调到更北的地方自相残杀了,剩下这点而虾兵蟹将甭说阻挡朱屠户的十万大军,从黄河南岸随便杀过一个千人队來,都足以令他们尸横遍野,所以,那些带兵留守的武将,根本就不去考虑什么固守待援,坚清壁野,能应付一天就多应付一天,待哪天黄河北岸燃起了烽火,就赶紧开门投降,反正朱佛子从不无缘无故诛杀俘虏,大伙有钱的交钱赎身,沒钱的服几个月劳役,从此就彻底洗清了一辈子罪业,每天再也不用提心掉胆。
等过了黄河,人的精气神儿,瞬间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当兵的一个个走在码头、城门等要害位置,精神抖擞,市井百姓则忙里忙外,赶在年关将至的当口,将自己的小家捯饬得焕然一新,即便是在北方最为面目可憎的小吏,在徐州这一带,对着周围的市井草民也是满脸笑容,张口闭口全是“您老,麻烦了,谢谢”之类,仿佛对着的是他的族中长辈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兄弟,不醉不归。”大厨路汶笑着伸手,与他凌空相击。
双方在马上相对而笑,然后各自一拉马缰绳,分南北而去,从此,再也不回一下头,虽然明知道再次坐于一起喝酒,恐怕至少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也许,这一别就永无再见的可能。
怀着对好友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伯颜星夜赶路,五日后,已经抵达河间路东光,按照大厨路汶的安排,他在城中找了个安静的客栈更换了衣衫,从奉命出巡的大元军官,摇身一变,成了南下贩货的商客,随即,又在码头旁与前來迎接的船帮子弟搭上了线,由对方提供了新的坐骑和行礼,混在另外一伙要赶在新春前后前往淮扬的商贩中,悄然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虽然时值冬末,运河上已经完全行不得船,但南來北往的商贩,依旧络绎不绝,很多人都相信,明年冰消雪尽之际,淮安军肯定会沿着运河北伐,届时商路断绝,南货的价格在北方就会扶摇直上,所以,能赶在此前囤积一批,就相当于囤积了一批真金白银,无论战事如何发展,最后肯定都不会折本。
当然,几乎九成以上的商贩,都认为淮安军打到大都城下,只是迟早问題,一则五年來淮安军的战绩大伙有目共睹,二來,只有淮安军赢了,他们才能继续做生意发财,而一旦让蒙元朝廷赢了,则大伙就又回到了过去那种生命和财产都朝不保夕状态,那种日子,除了某些犯贱的腐儒之外,傻子才愿意忍受。
听了众人的议论,伯颜愈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民心的向背,从來就不体现在那些文人的嘴巴上,而那些当兵的,种地的,打铁的,做生意的,虽然不懂得如何颠倒黑白,一个国家打仗、收粮和缴税,却必须指望他们,如果连他们都中间的大多数,都认为淮安军不可力敌,你读书人即便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也早晚被打回原型。
越靠近黄河,他心中的这种感觉越清晰,特别是与徐州只有两三百里远的济州、滕州、沛县各地,简直每件事都是明证,老百姓能提起淮扬大总管府和淮安军來,就赞不绝口,对自家头顶上的蒙元官府,则嗤之以鼻,而地方官员和差役,也对就在自家眼皮底下的“背叛”行为,装聋作哑。
谁也不愿意在这最后的一两个月里,主动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沒主动祸害过百姓的话,万一淮安军打到家门口时來不及逃走,官吏好歹还能有条生路,而继续在距离徐州如此近的地方坑害百姓,被朱屠户的细作给记录在案了,将來江山易主之时,有人可就要去步张明鉴的后尘。
非但地方官吏们开始消极怠工,从济州到沛县的朝廷军队,也提不起什么精神,原本这附近最强大的两支人马,察罕贴木儿与李思齐二人所掌控的“义兵”,全都都被妥欢帖木儿父子调到更北的地方自相残杀了,剩下这点而虾兵蟹将甭说阻挡朱屠户的十万大军,从黄河南岸随便杀过一个千人队來,都足以令他们尸横遍野,所以,那些带兵留守的武将,根本就不去考虑什么固守待援,坚清壁野,能应付一天就多应付一天,待哪天黄河北岸燃起了烽火,就赶紧开门投降,反正朱佛子从不无缘无故诛杀俘虏,大伙有钱的交钱赎身,沒钱的服几个月劳役,从此就彻底洗清了一辈子罪业,每天再也不用提心掉胆。
等过了黄河,人的精气神儿,瞬间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当兵的一个个走在码头、城门等要害位置,精神抖擞,市井百姓则忙里忙外,赶在年关将至的当口,将自己的小家捯饬得焕然一新,即便是在北方最为面目可憎的小吏,在徐州这一带,对着周围的市井草民也是满脸笑容,张口闭口全是“您老,麻烦了,谢谢”之类,仿佛对着的是他的族中长辈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